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史故事 >

陈伯达出狱后的秘密生活(3)

发布时间:2015-04-19 18:47:36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陈伯达要求采访不要录音
  
  我坐在另一张沙发上,隔着茶几跟他相对而谈。我说:“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
  
  “哦,1958年,在什么地方?”陈伯达用一口浓重的闽南话说道。幸亏,我能听懂他的话。
  
  “在北京大学。”我答道。
  
  于是,说起了往事: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陈伯达来到北京大学大膳厅,向全校师生作报告。当时,我正在北京大学读书,坐在台下听他的长篇报告。
  
  “当时,你带来了一个‘翻译’,把你的闽南话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回遇上中国人给中国人作报告,要带‘翻译’!”我说及当年的印象。
  
  陈伯达哈哈大笑起来。这样,原本是尴尬的采访,一下子气氛变得轻松起来。我开始向他说明来意。其实,他事先也知道我的来意。这位“大秀才”此时引经据典起来,说:“列宁不相信回忆录。”
  
  我当即答道:“我不是为你写回忆录,我是希望你能够答复我的一些问题。我研究过你的着作,也查阅过你的专案材料,有些问题不清楚。你是历史的当事人。你慢慢地,愿意说多少,就说多少;愿意谈什么,就谈什么。我相信,你对我的谈话是会很有价值的。”
  
  他思索了一下,不作正面答复。他开始反过来问我一个问题。他问我,有没有看过他关于孔子的文章?
  
  我明白,他在考我。我当即回答,看过,那是你到延安以后写的。主席(我知道他习惯于称毛泽东为主席)读后,还为你的文章写了三封信,其中的两封是由张闻天转的。
  
  他一听,显得满意,知道我刚才所说研究过他的着作,并非随便说说。
  
  我也就趁机问他,你是怎么会成为主席秘书的?
  
  这一提问,是我事先想好的——从采访的技巧而言,这叫“切入点”。切入点的选择,必须非常恰当。我选择了一个他最乐于回答又最能回答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倘若问他“怎么与林彪勾结”之类问题,那么非砸锅不可。
  
  果真,他非常乐于回答这个问题,说起了是怎样进延安,怎样第一次见到主席,怎样在一次座谈会上发言,怎样引起主席的注意,主席怎样在那天留他吃饭……
  
  我意识到,他实际上已经在接受我的采访。他所说的情况,是任何有关的档案或文章中所没有过的,是很重要的回忆。我赶紧拿出了笔记本,然后拿出录音机,放在他的面前。
  
  他一见录音机,有点紧张起来,说:“我们随便聊聊可以,不要录音。”
  
  我只得从命。我明白,这时候不可强求——尽管录音对于采访以及保存资料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他继续跟我“随便聊聊”。我请他谈他的笔名“伯达”的来历,谈他的笔名“周金”、“梅庄”、“史达”等的来历。他都很乐意回答。他知道,我能提出这些问题,显然我对他的历史相当熟悉,知道我是做了充分准备才来找他的。这些笔名虽然档案上都有,但是,却从无关于这些笔名来历的记载。他这些“随便聊聊”,在我看来,是很有史料价值的。我问他,本名是不是叫“陈尚友”?他摇头。他说,“尚友”是字,本名“陈建相”。由此,他说起他的哥哥,说起父母,说起家世,说起故乡福建惠安,说起自己的童年……这些,也都是档案上语焉不详的。我以为,不录音是很大的损失,因为笔记毕竟会漏掉很多珍贵的内容。我再三向陈伯达说明,出于工作上的需要,还是录音为好。我向他保证,这些录音只是供我工作上用,不会外传。他终于同意了。
  
  我把录音机取出来,放在他面前录音。
  
  不过,后来他在谈及一些敏感话题时,常常会关照我一句:“录音机停一下。”
  
  我当然照办。他谈了一段话之后,又会关照:“现在可以录了。”
  
  我于是又摁下了录音机上的“REC”键。我很尊重他的意见,他也就乐于跟我谈话。
  
  这样,我的采访变得顺利起来,不再尴尬。
  
相关文章推荐:
  • 陈伯达简介,陈伯达简历
  • 陈伯达面对起诉书哭泣:毛主席还在就好了
  • 陈伯达从风光八面到突然“消失”:仅一年时间
  • 陈伯达:毛泽东身边做得最久的秘书
  • 顶一下
    (5)
    50%
    踩一下
    (5)
    5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