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名酒中,贵州茅台与山西汾酒,犹如一对双子星座,相互辉映。两种酒的香型各有千秋,茅台香浓,汾酒清丽。对此,周恩来有个极妙的比喻:茅台醇香浓郁,好比浓妆艳抹的贵妇;汾酒清香怡人,好比清丽脱俗的少女。
爱贵妇者,有人在;爱少女者,大有人在。据说,毛主席他老人家,就非常喜欢这“清丽脱俗的少女”型的汾酒。
据毛泽东的儿媳邵华将军回忆:“主席一生不善饮酒,但遇到喜事或心情舒畅时,也喝点酒。这时候老人家喝的,都是汾酒。因为主席不仅喜欢汾酒那淡雅清丽的特殊香型,更在延安时期,就和汾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据毛泽东的亲家张文秋讲,在女儿刘思齐和毛岸英的婚宴上,喝的就是汾酒。1949年10月15日下午3点多,刘思齐与毛岸英的婚礼,在毛主席居住的中南海丰泽园的家中举行的。婚礼简朴而温馨,没有鞭炮迎亲,没有鼓乐齐鸣,毛主席满面笑容站在家门口,向前来参加儿子婚礼的客人表示欢迎,并接受着大家的祝贺。婚宴总共摆了三桌,桌上摆的,都是汾酒。
当张文秋领着大女儿刘思齐来到主席面前,叫新媳妇向公公鞠躬时,毛泽东欢喜的笑着,拉着她的手说:“思齐,你今天是新娘子,成大人了,不是小孩了。你过去是我的干女儿,现在成为我的大儿媳妇,我祝愿你和岸英和和美美,共同进步。”接着,毛主席又转向客人们说:“今天是我办家务事,为大儿子举行婚礼,心里特别高兴。感谢大家的光临。我平时对孩子关心太少,岸英和思齐的婚事得到了在座的许多同志和朋友们的关切和照顾,我深表谢枕。我的孩子,尤其是两个儿子,这些年,在艰难困苦中度过来了,大儿子岸英今天终于成婚,希望他们互敬互爱,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建树。”此刻,新郎新娘分别向毛主席和来宾深深地鞠了躬。随后开始了喜宴。
筵席共三桌,品字形排开,上首一桌坐着新郎、新娘、新娘的母亲张文秋、少林、邵华(后来成为毛主席的另一个儿媳妇),周恩来、邓颖超作陪。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分别作陪另外两桌。筵席上最好的菜就是腊鱼、腊肉、辣椒、苦瓜、还有一大碗红烧肉。席间,毛主席和儿子、媳妇分别给大家敬了汾酒,在汾酒的清香中,主席儿子的婚礼办得简朴而不失热闹。
毛泽东对汾酒的喜爱,从他的一幅墨宝中也能看出来。毛泽东曾挥毫写过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的杏花村,就是历史上出产汾酒的产地。
据专家近期研究,建国初期,周总理也曾在批示中指出:国宴用酒,如用烈性酒,就用汾酒。而据1949年时任国宴总设计师的郑连富回忆:开国大典国宴的用酒,就是汾酒。
“贵妇”美,还是“少女”美,还要依据各自的审美标准,对名天下第一的争论,还是蒋介石说的爽快:天下名酒是一家,只要好喝就行。文/陶梦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