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故事 > 文化常识 >

古代的“三军”指的是什么?

时间:2016-04-28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古代的“三军”,有好多种概念。它最早源于春秋时期。周朝制度,天子建六军,诸侯大国设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春秋时,大国一般多设三军,如晋国称中军、上军、下军;楚国称中军、左军、右军;齐国、鲁国和吴国都设上、中、下三军。在三军中,各设将、佐,以中军将为三军统帅。中军的地位也比较高,战斗力更强一些。也有人把春秋时的步、车、骑合称为三军。
  
  随着时代的演进,上军、中军、下军又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唐宋之后,这已经成为军队的一种固定建制。这时的三军,主要标志着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的先锋部队;中军即由主将亲自统率的部队,也是全军的主力;后军是军队行军或作战时,担任后方掩护、警戒任务的部队。
  
  古代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军的编制,历代沿用其名,但人数多少不一。汉代实行五人为伍,二伍为伙,五伙为队,二队为官,二官为曲,二曲为部,二部为校,二校为裨,二裨为军的编制。宋代在军队中设军一级的编制,其统兵长官为指挥使和都虞侯。
相关文章推荐:
  • 1930年6月19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成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