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化故事 > 文化常识 >

曲和曲牌介绍

时间:2015-07-25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古人说:“三百篇后变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北。北曲不谐于南而始有南曲。南曲则大备于明。”
  
  曲与词有渊源关系,词变而为曲与时代和地域有关。词是配燕乐的歌词,到了南宋,尤其是到了元代,“胡乐”在北方兴起,曲是与这种新兴的“胡乐”相配的,旧的词已不能适应新的曲,只好“更造新声”。“北曲不谐南”,于是乃有北曲、南曲之分,可见曲的地方性是鲜明的。
  
  曲与词在历史上往往相混,如唐代人把词叫做曲,而元人所谓的词,又是后代人所指的曲。宋人称词为乐府,元人又把曲称作乐府。还有人以为词是诗之余,曲又是词之余,把曲称为“词余”。
  
  《汉语诗律学》是这样区分曲与词的:
  
  (1)词的字句有一定;曲的字数没有一定,甚至在有些曲调里,增句也是可以的;
  
  (2)词韵大致依照诗韵,曲韵则另立韵部(分为十九部);
  
  (3)词有平、上、去、入四声;北曲则取消入声,归入平、上、去三声。
  
  其实,(1)中“词的字句有一定”的说法并不确切,宋词用衬字少,很少用三个以上的,元曲的衬字却相当多,有时甚至多于正文,“词同体异”的变化相差不甚悬殊,“曲同体异”的字数和句数往往差别很大。
  
  另外,曲除“带过曲”或个别曲子外,一般为单调,与词分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也不同,而且在语言上,曲比词更口语化。
  
  曲有带过曲,即作者填完一调,意犹未尽,就再选一两个宫调相同而音律恰能衔接的曲调继续填写(中间空一字),并在曲调上标明“×××带过(带、过、兼)×××”,如《雁儿落过得胜令》。
  
  远在南北朝时,北方乐府与南方乐府就大不一样。到了元代,曲也分为南曲、北曲。所谓南曲,即大江以南的音调;北曲即中州的音调。我们所说的元曲,指的是北曲。
  
  北曲有十二宫调,南曲有九宫十三调,不同宫调表现不同的声情,北曲字较多,节拍较缓,南曲相反;北曲板拍的缓急,变动不拘,常有一字而下三、四板的,南曲则每宫每支都有一定格式;北曲衬字多,南曲衬字少;北曲用七音阶(凡、工、尺、上、乙、四、合),无入声字,南曲用三音节(少,凡、乙),有入声字;北曲早期演出以鼓、笛、拍为伴奏乐器,后来则以弦乐器伴奏为主,南曲则以箫笛伴奏;在风格上,北曲豪放,南曲柔婉。
  
  曲牌即是曲调的名称。《中原音韵》统计,元代北曲共三百三十五个曲调,亦即有三百三十五个曲牌。北曲曲调,有的跟词调的名称、句数、字数、平仄完全相同,如《秦楼月》、《忆王孙》、《念奴娇》(与词调上片相同)等;有的曲调虽与词调调名相同,格律上却不同,以《捣练子》为例,作为词调是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作为曲调,则为二十字,四句,四平韵。而元曲中有许多曲调,与词调完全不同,是新创的,如《山坡羊》、《耍孩儿》等。
  
  曲调在选用上与词调也不同,它要受一定的限制,如《山坡羊》只能用于小令,有的如[正宫]《端正好》、《滚绣球》不能用于小令。曲的小令指一首单调的曲文,与诗的一首、词的一阕相当。
  
  有的曲调调名相同,但却属于不同的宫调,如[正宫]《端正好》与[仙吕]《端正好》,应视为两个不同的曲调。
相关文章推荐:
  • 40首适合做班歌的励志歌曲
  • -30℃美女模特秀曲线
  • 50首高考励志歌曲
  • 十大经典抗战歌曲
  • 朱元璋“打老虎”三部曲
  • 哪一首歌颂中共的歌曲遭禁三十年?
  • 皮尔·卡丹:绝望中绘制的时装曲线
  • 有关母亲的歌曲,适合母亲节唱的歌曲
  • “文革”时期的流行歌曲
  • 最新高考励志歌曲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