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第一款国家博物馆收藏酒 2004年12月16日,北京,国家博物馆门前,瑞雪纷飞,人头攒动,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盛世庆典、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发掘并弘扬文化名酒的历史文化内涵,由国家博物馆、新华通讯社《半月谈》杂志社和山西省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国藏汾酒收藏仪式”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半月谈》杂志社总编辑董瑞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及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领导同志出席了盛大仪式。收藏仪式由国家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张延平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为国藏汾酒宝坛揭幕,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马英民向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郭双威董事长颁发了收藏证书,中国收藏协会会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清欣然题字“国藏汾酒”。至此,国家博物馆珍藏的第一款也是当时唯一一款名酒——“国藏汾酒”横空出世! “国藏汾酒”由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采用自1949年珍藏至今的与共和国同龄的五十年陈酿老白汾酒,并由国家博物馆精心监制的臻品。采用载入世界吉尼斯大会纪录的“中国第一坛”——“宝玉坛”贮藏,每坛重8吨,坛高1.49米,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同时寓意汾酒在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列为国宴用酒;该坛直径1.3米,象征13亿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坚强信念,同时寓意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秉承“传承国宝,清香天下”的企业理念,与13亿同胞一道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不断建功立业。 九、首倡“申遗”第一酒功德无量写春秋 2007年,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季克良和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应邀亲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公司,与汾酒集团领导人共同商讨申报“中国蒸馏酒酿造传统技艺”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08年9月24日,“杏花村汾酒”、“贵州茅台”、“泸州老窖”三家联合申报的“中国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世遗项目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最后一次评审,成功入选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材料于9月28日由文化部外联局报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联合国相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评审,于2009年9月正式确定入选项目。作为“中国蒸馏酒酿造传统技艺”项目的牵头者和重要成员,山西杏花村汾酒此次和贵州茅台酒、泸州老窖酒一起捆绑“申遗”,是白酒浓、清、酱三大主流香型的代表企业连袂演奏的交响乐和协奏曲,是白酒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白酒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 十、汾酒博物馆全国第一座 198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厂建立汾酒博物馆,这是全国同类企业中建馆最早、馆藏最丰富的专题博物馆。2007年10月8日,展厅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汾酒博物馆新馆扩建竣工,正式开馆。新馆以新颖的设计、独特的视角全面展示了汾酒6,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显示出汾酒在中华酒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以“传承国宝,清香天下”为宗旨,将汾酒的“千年历史、千年业绩、千年古韵、千年壮歌、千年丰碑、千年奇迹、千年文化、千年贡献”以实物、模型、书画、电子动画等方式立体、全面展示出来。活灵活现的立体投影、栩栩如生的巴拿马获奖情景、别具一格的现场酿造、高雅珍贵的名人字画、琳琅满目的酒器酒具,十个展区既独立成章,又相互映衬,令人仿佛穿越历史时空,领略从仰韶文化源头到现代文明跨越数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的中华酒文化,感受汾酒发展的历史变迁,体会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的丰厚内涵。古朴的色调、别致的陈设,充满了浓郁的“酒味”特色,高度浓缩了汾酒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足迹,是对“中国第一文化名酒”最具权威的诠释和佐证,彰显了一个高品质、高定位、高水平的汾酒文化历史长廊,堪称中国酒文化之集大成者、酒业发展史的缩影。 作为最早做“体验营销和产业教育”的名酒企业,继“杏花村汾酒作坊”和“杏花村汾酒传统酿制工艺”审定为国家级、“双国宝、双遗产家园”进行保护、汾酒博物馆授予“国家级酒文化学术活动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后,汾酒集团已完成《建立中华名酒第一村》的课题报告和《中华名酒第一村——杏花村生态旅游产业园区空间规划》,计划以汾酒博物馆、杏花村遗址为中心,以杏花村汾酒酿酒生态园建设为依托,用五年时间,将杏花村建设成为一个集休闲、娱乐、品酒为一体的绿色旅游和酒文化旅游相结合的基地。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汾酒再轰茅台:我才是国宴用酒
- 下一篇:白酒论战正上演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