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期关心天下大事的读书人,忧心国家的危亡,他们有的参加激烈的政治斗争;有的沉下心来,研究一些有助于富国强兵的、实实在在的学问。这类学问,叫做“实学”。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都是这样的读书人,宋应星也是这样的读书人。
宋应星是江西奉新人,公元1587年生,经历过明朝腐败至灭亡的最后时期。他祖辈都做过官,曾祖父做的是工部尚书,掌管工程事务。到他父亲一辈,家道衰落,但还保持比较优裕的生活,以及书香门第的气氛。他中过举人,但五次赴北京会试都失败,加上魏忠贤阉党的腐败暴虐,让他气闷,索性放弃通过考试当官的途径,以举人资格,谋得本省分宜县教谕的职位。
宋应星自小聪明,十岁会做诗,兴趣又广泛,音乐、诗歌、医学、天文、下棋、绘画及自然科学,他都爱好;他特别喜欢观察研究实际生活中的事物,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传统的读书人,只重视“道”,而非常轻视“器”(具体的物质世界与生产技术等)。讲起《四书五经》来头头是道,讲起织布种庄稼,国计民生,就一窍不通。宋应星非常看不起这种脱离实际,不懂生产的坏作风。他批评这些人依靠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吃喝玩乐,却把生产者看作罪犯,只知死背经书,却将“农夫”一词当作脏话骂人,餐餐吃着白米饭,却忘了它们的来源。他还责备这些人连铸造铁锅的模型都没摸过,却侈谈春秋时宝鼎的铸造。他认为,财富不仅是钱,财富就是物质生产。只有生产很多的物质,老百姓才会富,国家才会强。
凡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生产活动、生产技术,都会引起宋应星的兴趣。他不是到工场看炼铁,就是到作坊看造纸,不时向工匠们讨教技术细节。有时,他还会将现场操作的场面、生产的流程画下来。他家附近有闻名于世的景德镇磁窑,有广信的铜矿,这都让他有条件接触了解许多手工业、采矿业的生产技术。他想把这些知识编成书,传播流通,让更多的人学会它。
他去北京参加会考,前后十多年,多次从南方到北方,又从北方回到南方,途中,总要到各地游览,几乎走遍中原和东南、中南、华南各省过。广泛的旅游,让他开阔了眼界;参观考察过的许多农村和手工业作坊,让他学到许多关于矿山、冶炼、舟车、染织和兵器制造的知识。他随他在浙江湖州做知县的哥哥,到过杭嘉湖地区,考察过那里著名的养蚕、缫丝、纺织业。在他当教谕前,就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他做了四年县学教谕。教谕薪水低,住房简陋,但事务少,闲暇多,使他有时间读书做学问。他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整理所积累的资料,查考前人的技术文献,如《考工记》、《梓人遗制》、《梦溪笔谈》、《便民图纂》等,认真地编写书稿。当时传入中国的西方技术,如《远西奇器图说》,以及朝鲜、南洋的生产技术,也都受到他的注意。
公元1636年,他的书编成功了。这是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古代工农业生产技术的巨著,他取了个书名叫《天工开物》。“天工”,意思是自然界提供的物质,正适合人类的需要,“开物”,是说人类的生产技巧,开辟了自然界物质的运用价值和范围。
这部巨著十八卷,有一百多幅插图,内容包括农业生产、化工、机械制造、矿物开采和冶炼、金属铸造、纺织、食品加工和造纸印刷等方面的内容,反映中国古代在手工业及农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领先地位及重大的成就。还反映当时一些杰出的学者,他们的经济与技术思想也比较先进,重视发展社会生产力,重视产品的采掘、加工和制造,重视生产经营和经济收益,重视商品流通。
这部著作,在以后的抗清战争中发挥了作用。他的朋友陈弘绪任晋州(今河北晋州)知州,守城时,就曾依照《天工开物》中旋转型火箭弹“万人敌”的制造法,制成此种兵器,打败了清兵的围攻。
《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生产技术百科全书,并译成日、英、法、德等文字,在世界上流传。宋应星可以说是中国明代最杰出的科学与技术专家。
后来,宋应星做过推官(管刑法的官员)和知州。写过许多其他著作。明朝灭亡,他辞官回到家乡,坚决不再到清朝做官,大约在康熙初年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