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更、鼓、点,都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
时:指时辰。古时,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两个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用十二个地支做名称,从半夜算起。
子时:夜半,23点至1点。
丑时:鸡鸣,1点至3点。
寅时:平旦,3点至5点。
卯时:日出,5点至7点。
辰时:食时,7点至9点。
巳时:隅中,9点至11点。
午时:日中,11点至13点。
未时:日映,13点至15点。
申时:哺时,13点至15点。
酉时:日入,17点至19点。
戌时:黄昏,19点至21点。
亥时:人定,21点至23点。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一更天:19点至21点。
二更天:21点至23点。
三更天:23点至1点。
四更天:1点至3点。
五更天:3点至5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鼓成了更的代称。
点:古代用铜壶滴漏(水或沙)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坐北朝南什么意思?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坐北朝南?
- 下一篇:十二生肖是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