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中庸思想,许多人便会很反感,对中庸思想不屑一顾,认为中庸就是折中思想,是社会糟粕,是油滑世故无原则,是蒙蔽人们思想的病根,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是酱泡软化中国人血性并导致近代中国差点亡国的罪魁祸首。
对于中庸这个概念,许多人只是从其字面上加以理解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取其正中等”。这样理解,其实是对中庸的曲解,比较表面化、简单化,未能掌握其真谛。中庸之道并不是算术概念中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它常因人、因事而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机械地生搬硬套。譬如吃饭,每个人的饭量不同,饭量大的吃三碗比较合适,饭量小的两碗比较适合,在这里不能绝对取其平均数,将两碗半敲定为人最合适的饭量。同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饭量也迥然不同。所谓的中庸不能简单地划定为某个中间数字或愈趋向中央愈好,中庸之道应该是取其最合理、最合适的部位。
中庸思想的内涵实质是要求我们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对任何事物都持谨慎与理智的态度,不盲从、不躁动,适可而止。儒家的中庸首先是指适宜、符合“礼”的行为。“庸”在这里做“用”讲,“中庸”的含义就是使自己的行为适宜、符合实用,也就是符合“礼”。在《礼记·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道……子贡越庸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由此可见,孔子所谓“中”是以“礼”的要求为标准的。
《中庸》里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中”就是用来指人的内心世界,如《礼记·乐记》所谓“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左传》中所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在《中庸》中之所以用“中”指含而未发的喜怒哀乐之情是为了说明礼是道德准则,是根源于人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的。
由此可见,“中”是内外贯通的。一方面,“中”是指人内心的某种状态,即含而未发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中”又是外在的,即表现于外部行为上的“中道”,合于礼。内心的“中”是行为“中道”的前提,而行为的“中道”则是内心之“中”的结果。
总的来说,所谓“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如人性、本心等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求“中道”。也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环境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的、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这也就是《中庸》所说的“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如果人们能恰到好处地修身处世做事,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所以,“中庸思想”不是“折中思想”,中庸思想其实是一种伦理学说,也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强调的是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功用;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坐怀不乱”的真实含义
- 下一篇:孟子没有主张“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