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军事专家马骏正在参加访谈,大谈什么李鸿章不是投降派,还维护了国家利益,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死后都没钱葬…… 这是怎么了?一个现役军人,大赞李鸿章,难怪不敢去收回印度了。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 李鸿章清正廉洁?那么他受贿于沙俄300万卢布,因而出卖中国领土的事,怎么说? 马骏说什么李鸿章死了葬不起,还得朝廷出钱,纯粹扯淡。李鸿章死时家产4000万两白银,还不够葬他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皇俄国为同清政府签订更有利于自己的和约,不惜动用百万卢布(约合白银七十万两)收买清朝高官。沙俄财政大臣维特电告沙俄财政部驻北京代表璞科第说:“此款如不敷用,尚可增加”。 这样的“痛史”,今天的中国人大约只能在苏联的历史书中零星读到,如同中国政府喜欢揭批当年国民政府的黑暗一样,苏联政府也不忌讳曝光沙皇政权的“劣迹”。至于其它的西方列强,这方面见之于史料的文字还不是很多,中国人自己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几乎还是空白。反正在中国人眼里,那些“卖国条约”的签订都被定性为“外患”,从来少有人想到其中还有“内忧”。 李鸿章,这位晚清重臣、名臣,一生中多次代表清廷办理对外交涉,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及《辛丑条约》等一系列条约。 在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被日本好战分子开枪打伤,特别为中国人同情;但《中法新约》则属于明显的“胜战败约”,为时人也为后人所诟病。沙皇俄国由于一再侵华,与李鸿章打交道特别多,俄国人是这样评价李鸿章的:“此人是对帝国主义者实行卑鄙龌龊的妥协政策和最厚颜无耻地出卖民族利益的老手”。 1896年6月3日,李鸿章与俄国人签订莫斯科条约,中国人又称为《中俄密约》。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为诱使李鸿章就范,俄方答应签约后给李鸿章三百万卢布(约合白银210万两)的贿金。实际交付了100万卢布,剩下的200万卢布,俄方一直拖延不付。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俄国人写道:“中国这个老官吏死了,因而使俄国政府省下了这笔钱”。 1898年3月2日,沙俄政府为从清政府手里租借旅顺口、大连湾,并取得从中东铁路修建通往这两个港口的铁路的权利,一次给李鸿章、张荫桓每人各七十万卢布(折合白银五十万两)。3月27日,条约签订,沙俄政府如愿以偿。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被迫再次启用贬为两广总督的李鸿章与列强交涉。 李鸿章接到诏书后,立即从广州打电报给维特,请求他派自己的老相识——华俄道胜银行董事长乌赫托姆斯基来华。 1900年9年,乌赫托姆斯基应李鸿章的邀请来到上海。李鸿章安排他儿子与其商谈,承诺答应沙俄政府和谈条件,要求俄国政府把它原先答应李鸿章而未付清的贿金付给他,哪怕是先付一部分也好。 谈判内容传出后,受到日本等列强反对,中俄谈判中断。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