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字光卿,西汉名相。自幼学习律令,因有功绩,历任廷尉右监、御史大夫、丞相等职。为人刚正不阿,大公无私,治国有方,善抓大事,曾留有“丙吉问牛”的著名典故。
汉代版“程婴救孤”
汉武帝末年,发生了“巫蛊之祸”,祸及卫太子。卫太子被迫自杀,全家被抄斩,长安城有几万人受到株连。刚生下才几个月的卫太子孙儿刘病已也受到连坐被关到长安监狱,他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中兴之主汉宣帝。丙吉当时刚调到长安监狱,专管犯有巫蛊罪的犯人。他看到这个无辜的孩子也要受牢狱之苦,就暗中让两个比较宽厚谨慎的女犯人轮流喂养这个婴儿。他每天亲自去检查喂养情况,不准任何人虐待这个孩子。由于丙吉的悉心照料,多次使孩子转危为安。
后来,汉武帝听了一些不法方士的鬼话后,派人带着诏书要进长安的各个监狱去进行搜查,以此对太子一门斩尽杀绝,免生后患。使臣晚上到了长安监狱要进去搜查,丙吉大义凛然。立即关闭监狱门,不准使者进去搜查,丙吉还坐在监狱门口一直守到天亮,让使者无法进去。天亮了使者只好回去禀报并弹劾丙吉犯了阻挠公务罪。汉武帝听了禀报后,有所醒悟。于是下令把监狱里关的死囚一律免去死罪。这些死囚被赦免后对丙吉感恩戴德。丙吉不畏皇帝威严,甘冒风险,保全皇室后代的美名享誉天下。
不在人前夸功劳
汉昭帝死后,帝位虚悬。丙吉从朝廷大局出发,向大将军霍光推荐立刘病已为太子,继承皇帝位。霍光同意他的意见,派丙吉亲自去接回刘病已,即皇帝位。丙吉一贯为人忠厚,在人前从不说起自己过去对皇帝的恩德。汉宣帝也不知道丙吉对自己的恩德,没有给予他特殊封赏。丙吉依然对过去的事只字不提,毫无怨言地为国事尽心尽力。
丙吉对宣帝从未提起过当年狱中之事。但是,当年长安监狱一个老宫女上书,自陈曾经有保护养育皇帝的功劳。负责该案件的官员请丙吉证明此宫女说的功绩是否属实。这时丙吉才把事情原委说出来,汉宣帝才知道丙吉是自己的救命恩人,提拔他为丞相,丙吉推辞不过才接受,为朝廷也更加尽忠尽职。
不问小事抓根本
丙吉身为汉丞相,日理万机。但是,作为一个贤相,还必须协助皇帝抓根本,从而制定出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大政方针来。有一次,丙吉外出,在路上正好遇上因清道而发生的群斗。死伤的人横七竖八地躺在路上。丙吉从那儿经过时却不闻不问。同行官员觉得很奇怪,又不敢问他,只得陪同往前走。走到另一个地方看见有人赶着一头牛,这头牛走得气喘吁吁,热得直吐舌头。这时,丙吉却让车子停下来,派侍卫人员问赶牛的人:“你赶这头牛走了几里路了?”
陪同官员觉得丞相莫明其妙,于是壮着胆子对丙吉说:“丞相您是不是搞错了,您该问的不问,不该问的却问个没完。”丙吉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百姓相斗而死伤了人,管这种事是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的职责,应由他们派人去抓捕、审理。到年终丞相只负责考核他们的政绩是优还是劣。根据考核的结果奏明皇上对他们进行奖赏或惩罚就是了。作为一个当朝丞相,不应该亲自管一些不该自己去管的具体琐事,所以刚才路过群斗的现场,我就不加过问。奇怪的是,现在正是春令时节,天气不应该太热,我怕那头牛喘得那么厉害,是因为太热了。若是春令天就那么热,那是时令失调,不符合节气的征兆。气候反常对农作物和人都可能带来灾害。我身为丞相,是朝廷百官之首,我的职责就是要使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只要是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都要负责争取预先搞清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所以,我对牛喘气吐舌的现象就不能不亲自过问了。”
经过丙吉的说明,陪同官员都非常叹服丞相的贤明。在他任丞相期间,各级官员职责分明,上下有序,朝廷大政井井有条。汉宣帝在这些良臣的辅佐下,国家一天比一天繁荣富庶,广大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风气良好,连刑狱案件都很少发生了,史称“昭宣中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