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吉祥路西侧,市政府北邻,有一条名字令人好奇的街道,其名曰“新墙头”、这“墙”原非寻常百姓家。它的“新”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在清代之时,今天广州的人民公园和市政府,是广东巡抚衙门的所在。清朝的地方巡抚是总揽一省军事,行政、司法的封疆大吏,而他的办公地点自然是高墙深院,戒备森严。
就算如此森严的戒备也有缝隙可钻,再高的墙也挡不住胆大包天的革命志士。光绪二十六年10月28日凌晨,轰隆巨响,巡抚衙门的后墙崩塌了一大段,睡梦中的广东巡抚德寿被震堕落地,吓得魂飞魄散……巡抚署内一片慌乱。一场惊天的爆炸,揭开了民国第一刺杀案的序幕。
自古英雄出少年
案发第二天,一位体弱多病、样貌斯文、举止文静的年轻后生被清廷爪牙捕获,谁也无法想象这么一位文弱书生竟然敢行刺当朝高官,而这位策划炸死广东巡抚德寿的是当时的青年革命志士史坚如。
史坚如是广州人士,1879年生,家庭比较富裕,较早地受到西方民主自由共和思潮的影响,喜读新书,关心国事。有关史坚如的出身,有说他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代,这已经无从考证。唯一能查到的是在《革命逸史》中提到史坚如是穆堂的后人,穆堂即史澄,是咸丰同治年间的翰林,广东着名学者。作者冯自由先生在书中称赞,史坚如是名门之后,一生继承了当年史公舍生取义的风骨。
史坚如从小关注时事,为中华的衰落忧心忡忡。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惨败,以及随后割地求和的消息传来,当时的史坚如为此痛心疾首,他愤然疾呼:“今日中国,正如千年破屋,败坏不可收拾,非尽毁而更新之不为功”。
慷慨激昂赴革命
1898年,当北京传来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对史坚如触动很大。据邹鲁所着《中国国民党史稿》记载,他对残杀维新党人的慈禧太后充满愤恨,说:“此老妇可杀也!”他与友人“备述其事,相与嗟叹,决意推陷廓清之举动”。史坚如确立起反清革命的志向,立志做“世界第一等事业人物”。
后来他到香港结识了陈少白和杨衢云,经陈、杨介绍,加入了兴中会。他“誓以身殉革命”,成为一名民主革命的先驱战士。他认为“要想实现所谓真正的改良,只有用鲜血来洗涤人心一个办法”。并决心追随孙中山先生“以实现大志”。年底,同宫崎滔天、陈少白等转道上海,东渡日本。不久,在东京会晤孙中山,得到孙中山的信任和赞赏,孙中山高度评价史坚如是“命世之英才”。。
1900年7月17日,兴中会领袖孙中山乘坐法国轮船“烟狄斯号”抵达香港,秘密召集杨衢云、陈少白、邓荫南、史坚如等广东革命党骨干力量到船上举行军事会议,商讨乘中国北方大乱、清廷西逃之机,在广东再次发动武装起义。
会议最后决定,由郑士良赴惠州,在三洲田建立大营,召集会党,举起义旗,得手后向福建沿海进军;孙中山则坐镇台湾供给饷械;另以邓荫楠与史坚如到广州城内部署起义,其目的不是夺取广州,而是要在惠州起义发动时牵制住尽可能多的清军,尽可能地给清军制造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