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年轻的同治得花柳病不治而亡,立醇亲王奕X的儿子载即位,是为光绪。光绪帝幼时,也喜欢与慈安亲近,仿佛当日的同治帝,慈禧心中渐生不悦。到光绪六年,往东陵致祭,慈安太后因为咸丰帝在日,慈禧尚为妃嫔,不应与自己并列,因此让慈禧退后一点。慈禧不允,几乎争吵起来,转想在皇陵旁争论,很不雅观,且要招亵渎不敬的讥议,不得已忍气吞声,权为退后。回到宫中越想越气,暗想前次杀小安子,都是恭亲王怂恿,东后赞同,这番恐又是他煽动,擒贼先擒王,除了东后,还怕什么奕D?但慈安有咸丰的遗诏,不好下手。
先前咸丰帝在热河,临危时,曾密书朱谕一纸,授于慈安,略说:那拉氏若恃子为帝,骄纵不法,卿即可按祖宗家法治之。慈安展开遗诏,里面写着:咨孝贞太后:懿贵妃援母以子贵之义,不得不尊为太后;然其人绝非可倚信者,即不有事,汝亦当专决。彼果安分无过,当始终曲予恩礼;若其失行彰着,汝可召集廷臣,将朕此旨宣示,立即诛死,以杜后患。钦此。后来因慈禧在宫中太过嚣张,慈安曾取密诏给慈禧,令她警诫一二。而慈禧自然恐惧,从此刻意承欢慈安,几于无微不至,这样几年过后,就把慈安迷惑过去,慈安以为她没什么野心。
东陵祭后,慈禧处心积虑想消灭这道随时能要她的命的遗旨,却苦于没法可施。这一天慈安后稍有感冒,太医进方没有效,就不再服药,谁知过了数日,竟然不药而愈。慈安后来对慈禧说,服药一点用处也没有。慈禧微笑不语,慈安不觉暗异。忽见慈禧左臂缠着布帛,便问她是什么缘故?慈禧道:前日见太后不适,进参汁时,曾割了臂上的一片肉与药同煎,聊尽心耳。慈安听了这句话,大为感动,她流泪对慈禧说:我不料你竟是如此好人,先皇帝为何怀疑你呢!竟取出咸丰的遗诏,对着慈禧的面用火焚毁。其实正中了慈禧的阴谋。此后慈禧日渐放肆,语多不逊,事事专权,不与慈安协商。慈安开始后悔,然而已经来不及了。但东太后不除,终究是掌权的障碍。
光绪二年春夏间,大臣正议事,谈论琉球案子,忽然内廷飞报出来,传慈安暴崩。众人大惊,面面相觑。慈安太后的崩逝,很是一桩异事。为什么是异事呢?慈安太后未崩时,京师忽传慈禧病重,服药无效,诏各省督抚进良医,直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李瀚章等都把有名的医生,保荐进去。慈禧一病数月,慈安单独视朝,临崩这一日,早晨尚召见恭亲王奕D、大学士左宗棠、尚书王文韶、协办大学士李鸿藻等。左宗棠道:这才好好的,朝晨召见军机,慈容和怡,毫无病态,不过两颊微赤罢了。怎么半日工夫,就崩了呢?照着向例,太后有了病,要传御医,必须先传知军机,医方药剂,悉由军机检视,以昭郑重。这会儿太后患病,当军机的,却一点都不知道,也不曾留得用药方案。且距离退朝时候,只有五小时,如何有此暴变?但宫中大事,大家都在揣测,却不能说出来。一进了宫,见东太后已经小殓,西太后坐在矮凳上,态度很是从容,并不像久病形状,群臣依礼叩见。慈禧只淡淡地说道:东太后向没有病,就这几天里,也不曾见有动静,忽遭暴变,真是想不到的事。
众大臣不好多嘴,惟有顿首仰慰。忽见一人碰头道:东太后急病,曾否传太医诊治?西太后听了,顿时变色。发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左宗棠。众人见西太后变色,都替他捏一把汗。停了半晌,只见太后道:人死不能再生,你等快出去商议后事!左宗棠跪在地上,还想奏问别的话,西太后已经站起身,踱了进去。左宗棠只好偕大臣等出宫,暗想后妃薨逝,照例须传戚属入内瞻视,方才小殓,这回偏不循故例,如今西太后执意不叫去通报东太后的母家钮钴禄氏的族人,大臣们也没有人敢出这个主意,一任那班宫女在那里替东太后草草成殓。只是私下揣测而已。
有谣言说西太后前几天病,是装病,并不是真病,东太后不知,特地进宫探问。直走到寝宫,也不见一个人,待走到外套间,只有一个宫女在门帘底下。那宫女见了慈安,脸上不觉露出惊慌的神色来,正要声张时,慈安摇手叫她禁声;自己掀开门帘进去。室中的帷幔一齐垂下,帷子里面传出嗤嗤的笑声。慈安不意掀帘入内,只见慈禧太后正从绣被里坐起来,两腮通红。慈安还当是慈禧发烧,忙走上去按住她说:妹妹脸烧得如此厉害,快别起来。正说着,却见床上还有一人。原来睡在床上的是个戏子。东太后大怒,立把戏子逐出赐死。西太后跪了好半天,东太后心慈脸软,搁不住人情,应允她不追究。不料回宫不久就暴崩了。
这事只见于野史,也不是完全没有依据,咸丰死后慈禧正当年轻,耐不住寂寞也是情理之中,晚清时期的宫廷规矩极严,东太后撞见慈禧的不伦之形,慈禧只能下毒手了。又据传说东太后生平最爱吃零食,她不论到什么地方,总有一个宫女捧着点心盒子跟在后边,盒子里面各色糖果糕饼都有。西太后便让宫女将一盒精细的糕点送献与东太后吃。东太后看那糕点有型似八仙的,有型似鹤鹿的,忍不住多吃了几块,不久便毒发而亡。
慈安已崩,丧仪极为简单,二十七日后一律除孝,慈禧竟不穿孝服。国母之丧如此简陋,亘古未有。政权从此都由慈禧太后一人专主。对于东太后的死,《清史稿》记载只有一句:六年,太后不豫,上命诸督抚荐医治疾。八年,疾愈。孝贞皇后既崩,太后独当国。古人做史往往笔削春秋,太后独当国这几个字或许暗含有不可言说的意味。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清宫太监
- 下一篇:孟皇后三立三废之谜:几度浮沉 因祸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