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决了毛泽东水晶棺发热的难题
发布时间:2013-06-25 09:36:43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次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高级工程师、我国国防工程环境保障领域专家、军队暖通空调工程学科带头人罗继杰,入伍40年,主持完成全军重大工程设计和科研任务50余项,荣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他研发的“战场生存保障空气取水设备”,与其他59人获得建设部四年一评的“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称号,他也成为解放军获此殊荣第一人。最近,罗继杰回忆了他与同学解决毛泽东遗体水晶棺降温难题的经历,他也因此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集体接见。
1973年,罗继杰作为一名空军工程兵考入了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学供热通风专业。大学期间,罗继杰一直担任班干部,他热衷于与同学们一起到校外的工厂“开门办学”,请学校老师和工厂师傅给大家讲课。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遗体如何保护成为一个难题,专家组数次讨论,决定在瞻仰期间给主席遗体制作一座水晶棺。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因为瞻仰主席遗容时需要灯光照射,但照射后水晶棺内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时间久了可能导致遗体变形。专家组几经论证,但一直没能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正在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攻读供热与通风专业的罗继杰,跟着导师张定武在准备毕业课题。当月,毛主席病故,主席遗体保护组的工作人员四处寻找有没有防止遗体变形的办法。后来,北京市委的同志得知清华大学有人正在研究半导体制冷,就找到罗继杰的课题组,让他们带着仪器连夜赶到中南海做汇报。
通过严密的论证和反复试验,课题组确定了最终方案。他们设计在毛主席遗体的头部、腰和脚等几个部位下面按上制冷电堆,再通过变压器冷热交换原理,把水晶棺内的热量排放出来,达到降温效果。可是毛主席的灵堂安保十分严密,课题组只能进去1人,大家一致同意由课题组组长罗继杰操作。导师特意叮嘱:“把所有的操作步骤和演算过程都要认真记录下来,每一遍都马虎不得。”
凌晨三点,25岁的罗继杰深深地吸了口气,开始调试仪器。他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别着急,千万要谨慎。
凌晨7点,温度仍在缓慢上升。方案是不是有问题?罗继杰冷静再检查再计算。 一夜不眠的调整,中午过后,水晶棺内的温度终于降下来。“第一天刚换仪器时,我特别紧张。当时中央政治局的领导们在旁边排了一排等着看结果。开始时,水晶棺的温度一直往上升,看到这种情况,一位领导就急了,说,怎么搞的!但过了几个小时,温度就下来了,后来又经过数小时的调整,温度一直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经过一周的观察,水晶棺内的温度一直控制在卫生部要求的标准范围内,最终确认顺利解决了遗体保护的难题。 罗继杰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干的最自豪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