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广州一姓张的官宦人家,夫妻二人年过半百,家中只有一个女儿犹若掌上明珠。这女孩儿从小不习女工,只喜欢跟着父亲读书识字。本来二老想着胡乱教她识几个字也就罢了。不料,女孩儿异常聪明,读书能做到过目不忘,小小年纪便懂得吟诗作对,有时竟难住了她父亲。两...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缺乏科学知识,认为某些自然灾害和生老病死等现象,是神鬼作怪所致。于是,每逢春节便用传说可以驱鬼避邪的桃木,制成一寸余宽、七八寸长的木条,上面写上灭祸降福之类的吉祥话,然后把它钉在大门两旁。这种木条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公元964...
西安城内一共两条广济街,一条叫南广济街,一条叫北广济街。一年,广济街口来了个秀才,他热天进城访友,走得一身大汗,看到一棵大树下有个老汉摆着茶摊,正在卖茶,便走过去买茶解渴。那老汉看他一身秀才装束,便对他说:你是秀才,想必腹中有才,我这里有个上联,至...
故事发生在元朝的明州。阳春三月,姑娘小伙们都三五成群外出踏春。其中有个名叫柳含春的姑娘,年方十七,生得秀丽端庄。这日她与女伴相约去城外七塔寺烧香。寺里一个叫竺月华的小和尚,见到柳含春貌美异常,就主动上前与她搭讪,探问她姓什名什,家住哪里等等情况。柳...
清朝顺治年间,有个才子叫李彬,他无书不览,博学多才。一年,李彬赴京赶考,金榜题名,做了大官。 李彬老家在苏州,他赴任以后,便与妻子和三个弱冠之年的儿子分开了,很少有机会了解到家中的情况。只能通过看妻子捎来的几封信来获知一二。他虽身在朝廷,却时时牵挂家...
毛泽东曾引用过这样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副对联是用来讥讽那些徒有虚名而并无实学的人。对联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解缙(公元13691415年)。他出生在江西吉水,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人省吃俭用,才得以勉强供解缙上学。解...
清朝顺治十四年,江南一起考生闹贡院的事件,传得沸沸扬扬,众所皆知,最后皇帝亲自出面,此事才得以平息。 那一年,江南乡试,来了正副两个主考,左必蕃和赵晋。这两人爱财贪物,收贿卖官。一些纨绔子弟借此求得官位,而名次的先后,也依送礼的多寡依次排定。 其中一...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同朝为官,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亲如手足。那一年,两家夫人都怀了孕,两人非常高兴,便决定:若各生男娃,便结为兄弟;各生女娃,便结为姊妹;若是一男一女,就结为夫妇。十月满足,张家生男,王家生女,欢欢喜喜的两家结成了亲家。 数年之后,张氏得...
话说一个在私塾里教书的老先生,好抽旱烟。他有一长一短两根旱烟袋。长的一根是早年他在朝做大官时一位同窗送给他的,湘妃竹作的管,镶翡翠的嘴,甚是名贵。他只在家里用它。短的一根是普通烟袋,他出门时总是将它插在腰间。 一天,他正在塾中教书,忽然有人相邀,他便...
王士祯是清朝初年的文坛巨匠,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年间中进士,官至刑部尚书。他与朱彝尊并称朱王。他不仅散文、词都写得很好,政治上也有所建树。但由于他的诗名气太大,掩盖了其他方面的才能。他一生着述极多,有《带经堂集》、《渔洋诗文集》、《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