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月街”的由来有各种传说,“三月街”真正起源时间不详,古称为“观音街”。相传南诏细奴逻时,观音于农历3月15到大理传授佛经。因此,每年到3月15日,信徒们便搭棚礼拜诵经,并以“素菜祭之”,同时一些商人趁此机会来出售农副产品以及当地产的药材,随之逐渐有滇西各地的商贾参加市场交流。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从3月15日至21日为期七天的定期集市,延续至今。
在白族聚居的大理,与观音有关的传说很多。因大理地处滇西要冲,是古代出入印度、缅甸的门户,大理又是南诏归唐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佛教盛行大理,也必然是观音收纳信徒之地,这可能就是“观音街”之缘由。徐霞客的《滇游日记》和《大理县志稿》中曾记述,“俱结棚为市,环错纷纭,千骑交集,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十三省物无不至,滇中诸蛮物无不丰”。“盛时百货交易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折、桂、秦、黔、藏、缅等地及本省州、县之支集者殆十万计,马骡、药材、茶叶、丝棉、毛料、木植、瓷、铜、锡器诸大宗器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为此,明、清后的“三月街”,已从“观音街”逐渐改变成为名副其实的骡马物资交流大会。
解放后,大理“三月街”,更加繁荣兴旺,届时除了进行大牲畜、中药材和百货为主的物资交流外,还开展赛马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体活动,随着搞活经济政策的开放,国内外来进行经济活动和观光的人员越来越多。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