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路透社发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毛泽东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起来了,据说消息来源还很可靠。这一下子苏联方面紧张起来了。 |
毛泽东的确受到了斯大林的礼遇。
他到达莫斯科的当天,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与他举行了会谈。
斯大林那天显得很精神,一身笔挺的军服。他破格地站在了厅门口,而且是几乎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在这里列队,这在苏联是不多见的。
还有一件事也是罕见的,斯大林竟然没有要一名苏联的翻译,只是由中国方面的翻译师哲一个人全权代表。这足以看出斯大林对中国方面的信任。
当毛泽东出现在大厅门口时,斯大林迎了上去,他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说:“您好!您很年轻,很了不起!很了不起!”
毛泽东说:“见到了斯大林同志十分高兴!”
斯大林对毛泽东非常赞赏,他接连说了好几句:“伟大,真伟大!你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我们祝你健康!”
会谈的气氛的确十分热烈。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关于这次会谈,师哲有一段详细的回忆:
毛泽东同志说:“我是长期受到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不等主席讲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胜利者是不受审判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一般的公理。”斯大林的这句话使毛主席没有把内心的话说出来。
大家边谈边徐徐入座,斯大林坐在主席的座位上,苏方官员列坐在他的右侧,毛泽东及我坐在左侧。
正式会谈开始了。斯大林关切地询问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希望他多保重。斯大林说:“中国革命胜利在望,中国人将获得彻底解放,共产党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将会改变世界的天平,加重国际革命的砝码。”
“恢复经济和建设国家将是你们头等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但你们有最宝贵、最丰裕的人力,这是取得最后胜利和向前发展的最可靠的保障和力量。你们获得全面胜利是无疑的。但敌人并不会甘心,也是无疑的。然而今天敌人在你们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全心全意祝贺你们的胜利,希望你们取得更多更大的胜利!”
双方的谈话海阔天空,从前线的军事情况谈到经济建设、粮食收获、土地改革以及群众工作等。从一开始就使人感到斯大林在揣摩毛泽东此行的意图和愿望。谈话历时两个多小时,苏方只有斯大林一个人说话,其他人都未插话。
斯大林再三问毛泽东:“你来一趟是不容易的,那么我们这次应该做些什么?你有些什么想法和愿望?”
毛泽东表示:“这次来,一是为祝贺斯大林同志的70寿辰,二是看一看苏联,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想看一看。”
斯大林说:“你这次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咱们要不要搞个什么东西?”
7月份斯大林和刘少奇谈话时已经表示要等毛泽东到苏联后签订一个条约。这次我感觉到斯大林不愿先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免日后有人说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他可能考虑到过去他对中国革命出了些不正确的主意,有些不妥的做法,因此表现得很谨慎。
毛主席说:“恐怕是要经过双方协商搞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这话充满了哲理和幽默,但是如果我直译出来,苏联同志肯定不明白,所以我在翻译时作了解释:“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要做给世界上的人看,冠冕堂皇;好吃就是有内容,有味道,实实在在。”
然而苏联人仍然不理解那是何物,全都目瞪口呆,只有贝利亚失声笑了起来。
斯大林不理解东方人的智慧,但他沉着冷静,婉转地继续询问。
毛泽东不肯明说,他认为苏方有经验,应该主动提出帮助我们,不提是不诚恳的。他对斯大林说:“我想叫周恩来总理来一趟。”
斯大林表示惊讶,反问道:“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为什么还要叫他来,他来干什么?”显然斯大林在刨根问底,但毛主席没有再回答。
斯大林和毛泽东都没有猜透对方的心理和意图,因而发生了某种误解。有一种说法是:斯大林的内心打算是,不管中苏双方签订什么条约或协定,都得由他亲自签署,对方必须是毛泽东签字,这样才门当户对,冠冕堂皇。这是斯大林内心的最大愿望和如意算盘。但毛泽东却一心要把担任总理兼外长的周恩来请到莫斯科来完成这项任务。斯大林虽是总理(部长会议主席)却非外长。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不愿意代表5亿人民签署这样的条约?
这是双方首次会谈所遇到的难题及产生的隔阂和不愉快。
这些隔阂和不愉快,是通过斯大林的让步而解决的,当然也埋下了中苏关系的一些不和谐的种子。
这期间,斯大林派了好几个人来摸毛泽东的底,还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毛泽东的一些具体想法。
毛泽东又一次表现出独特的个性。有一天他对来看他的科瓦廖夫发起了脾气,他说:“你们把我叫到这里来,什么事也不办,什么事情也不谈,难道我是来这里天天吃饭,天天来拉屎、睡觉?”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没有料到的事情。英国路透社发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毛泽东在苏联被斯大林软禁起来了,据说消息来源还很可靠。
这一下子苏联方面紧张起来了。他们大概也感到10多天没有毛泽东的消息,没有办法向世界交代,就急忙派员来和中共方面商量,怎样对待这条消息。
还是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想出了一个主意,说以毛泽东个人的名义发表一个答记者问,这样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本文摘自《钓鱼台往事追踪报告》,董保存 着,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