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佛教故事 > 佛经故事 >

为法忘躯追寻充实人生

时间:2015-12-24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在佛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善根深厚的太子,名叫昙摩钳,他好乐善法,派人四处寻觅懂得佛法的善知识,却苦无所获。忉利天王知道他的愿心,想试验他的发心是否坚固,于是化作凡人优塞来到王宫,表示能解佛法。太子得知立刻出迎。顶礼接足奉为上座。
  
  “我这法世间稀有,恐怕太子您不愿意付出代价!”优塞为难地说。太子立即表示不惜倾所有一切,只愿听闻佛法,解除烦恼痛苦。优塞要求说:“那么请太子挖一大火坑,投身供养法宝,便能传授。”昙摩钳毫不犹豫地命令侍卫,挖掘深坑,并燃火于坑中。国王臣民们,见太子为了听闻佛法牺牲身躯,便向他哀求:“请看在国家前途上不要牺牲自己,我们愿意做奴仆供优塞差遣。”而太子却坚定地说道:
  
  “我累劫以来历经无数生死投转,以这色身在人道造贪瞋痴恶业,在畜生道受人鞭打负重、为人所食,在地狱一日间丧身无数,痛彻心髓,苦无间断。从未发心为法布施,今日此造业之身能供养法,实在是因缘殊胜,希望大众成就我上求佛道的心愿!”
  
  优塞于是升座说法道:“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悯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太子闻后便奋身跃入火坑,但炽热的火坑却刹那间化成清凉的莲池,太子端坐于清净芬芳的莲台上。昙摩钳了达祸福无常、流转为苦的道理,为求真理为法忘躯,真是精进无畏的大菩萨!释迦牟尼佛在还没有佛法的时代,曾经做过婆罗门,这位婆罗门不仅品格清高,而且与众不同。于是,释迦牟尼便产生了访求佛法的愿望。那时,正好忉利天王在天宫看到了这一幕,于是想要试试他是否是真心地想求得佛法,于是忉利天王化为长相极其凶恶的罗刹鬼,找婆罗门说法,但是仅说半偈(印度古代的习惯以四句为一偈)。婆罗门听了罗刹鬼所说的半偈很喜欢,要求罗刹再说后半偈,罗刹不肯。婆罗门极力恳求,罗刹便向婆罗门说道:“你要我说后半偈,也可以,你应把身上的血给我喝,身上的肉给我吃,我才答应你。”婆罗门为了求得佛法,立刻就答应说:“我甚愿将我身上的血肉给你。”罗刹以婆罗门既然诚恳地允许,便把后半偈说给他听。婆罗门听到了后半偈,真心地觉得十分心满意足,不但自己欢喜,并且把这偈书写在各处,传遍人间。婆罗门在各处树木山岩上书写此四句偈后,为维持信用,便想应如何把自己肉血给罗刹吃。于是他跑上一棵很高很高的树上,跳跃下来,自以为可以丧了身命,便将血肉给罗刹吃。罗刹看婆罗门不惜舍命求法,心中十分感动,当婆罗门在高处舍身跃下,未坠地时,罗刹便现了天王的原形把他接住,这婆罗门因此而没有死掉。罗刹原本就是忉利天王所变的,只是想试试婆罗门,现在看到婆罗门求法如此诚恳,自然是十分欢喜赞叹。
  
  的确,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太子昙摩钳释迦牟尼佛之所以愿意为了求得佛法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是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要想求得真正的智慧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一定要懂得珍惜。也正是因为真理的可贵,才使得很多人在真理面前都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人生感叹。
  
  “山重水复疑无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艰难险阻并布满荆棘的,有的时候甚至要为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正因为如此,真理更是难能可贵,才会有无数的人不畏艰难而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真理,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
  
  的确,一个洞悉了人生百态,达到智慧圆融境界的人又怎么会在乎追求真理之路的艰辛或者自身的安危呢?对于他们而言,真理和智慧的价值远远高于生命本身。而一个掌握了真理的人必将是生命快乐、充实而丰盛的人。
相关文章推荐:
  • 邓小平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
  • 朱德四个孙子的不同人生
  • 朱镕基人生最经典的语录
  • 大刀军血浴卢沟桥:整连仅4人生还
  • 经典人生哲理句子,非常励志
  • 400句激励人生的哲理句子
  • 100句具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 十个励志故事 讲述人生大道理
  • 揭秘:国民党十大战犯的人生结局
  • 老红军忆长征:强渡嘉陵江 只有他1人生还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
    • 佛经上181条做人的道理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