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面五星红旗 彭光涵接受任务后立即四处寻找画笔、颜料、纸张,等一切备齐时已是后半夜了,他自己动手,画一幅比《国旗参考资料》开本大一倍的图案,涂上颜色,用了近两个小时。此时,窗外微微发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他把画好的红五星旗交给周恩来的秘书,并告诉他,这是周恩来要的,一定要尽快交给他。 彭光涵通宵工作之后,此时却毫无倦意。他跑到食堂吃了一碗棒子面粥和两个窝窝头,然后就骑上自行车,直奔前门。他要抢时间在9月24日下午把红地五星旗缝制出来。 在前门大栅栏,彭光涵找到了一间制旗社,对站在柜台后的师傅说要做一面大的红地黄五星旗,把《复字32号》国旗图案给他看,强调这面旗很可能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师傅听后十分兴奋,马上把老板请出来洽谈。到下午3时,一面大旗做好了。当彭光涵要付钱的时候,制旗社的老板无论如何也不收他的钱,并说:“小店能为新中国做一面国旗十分荣幸了,这样的机会想找也找不到。” 9月27日,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当天的最后一个议程是讨论审查委员会提出的《国旗、国都、纪年、国歌决议草案》。当大会讨论和表决国旗方案时,主席台展现出一面“红地五星旗”,所展示的正是彭光涵骑着自行车在大栅栏所做的那面红旗,彭光涵也成为展旗人之一。大会对国旗的名称进行了修改,将“红地五星旗”改为“五星红旗”。大会通过了将五星红旗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决议。 国旗方案通过后,考虑到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所写的制旗方法很复杂,周恩来要梁思成、胡乔木和彭光涵立即改写制旗说明,以便能方便地组做标准国旗。当晚,经他们三人研究讨论,梁思成首先按原说明在坐标纸上画出旗的长高比例和五颗星的位置,改写后的说明由胡乔木定稿,由彭光涵抄清后送周恩来审批。随后,最终确定的制旗法通过电报,传遍了全国。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彭光涵同中央机关干部一起,站在天安门城楼前东侧靠中路的观礼台上观礼,亲眼看到了鲜艳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中华大地升起……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1960年至1983年为什么没有国庆阅兵
- 下一篇:毛主席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