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涵在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其右侧的国旗模型是2006年他过生日时国旗班战士赠送给他的礼物。摄影徐讯/人民画报
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伴随着旭日的第一道霞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今天,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程式,成为国家的象征,更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一道圣洁绚丽的风景。但对于五星红旗诞生的始末,却不是所有人都了解。2008年12月21日,时值冬至,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我们走进了亲历五星红旗诞生过程的彭光涵老人的家门,一起去回忆那段不寻常的往事。
第六小组
虽然已经九十高龄,但彭老依旧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提起60年前见证第一面五星红旗诞生的那段经历,他娓娓道来,仿佛这些事就发生在昨天。
彭光涵生于1918年,1928年随家逃难到马来亚,1935年参加马来亚共青团,1937年转为马共党员。组织华侨募捐支持抗战。1940年回国,在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来到延安、张家口等地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在自己的经历中,最让彭老感到自豪和幸福的是,1949年他参与了新中国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见证了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的诞生过程。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今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开幕。筹备会设立了六个小组,分别进行新中国成立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第六小组负责拟定国旗、国歌、国徽、纪年、国都等方案。第六小组组长是著名教育家、中国民主促进会主席马叙伦,副组长是当时北平军管会主任、市长叶剑英和作家沈雁冰(茅盾);组员有田汉、郭沫若、郑振铎、李立三、廖承志等共十六人。彭光涵当时担任了第六小组的秘书,是第六小组中年纪最小的,当时他31岁。
彭光涵说:“当我知道自己被委任为第六小组秘书时,心情非常激动。议定新中国的国旗、国歌、国徽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工作,自己能和第六小组的成员和专家一起完成这项光荣的任务感到十分荣幸。”由于感到自己缺乏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等方面的知识,在叶剑英的指点下,彭光涵拿着政协筹备会的介绍信到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图书馆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各国的国旗、国徽图样,为以后的甄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