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字翔宇,别名少山、伍豪等。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北伐时期领导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赶走了驻守上海的北洋军阀部队。后任中央组织部长、中央军委书记,指挥领导各地的武装斗争。“西安事变”后,同蒋介石谈判,促使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政府总理,担负着处理党和国家日常工作的繁重任务。任外交部部长时,他代表中国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与国际关系的准则。
关于蒋妈妈的记忆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省北部的淮安县。这里位于淮河和宋杭大运河交汇的地方,物产丰富,是一个气候宜人的鱼米之乡。
周恩来的祖父叫周殿魁,原是浙江绍兴人,后来在淮安县当师爷,到晚年才捞到一个知县的职位,但前任知县有后台,迟迟不离位,拒不交印。周殿魁正式走马上任不久就去世了,家业就逐渐衰落。
周恩来有个乳母蒋妈妈,他从蒋妈妈那里学习到了很多家事,让他了解了农民的生活。
由于身在旧式家庭,蒋妈妈地位低下,在别人眼中是个“粗人”,但是她讲的话周恩来很爱听。蒋妈妈的身上有着劳动女性纯朴、善良的天性。她告诉周恩来从播种稻种到舂大米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瓜是怎么用瓜籽种出来的、吃的油是用豆子或者是花生榨出来的等等。
有一年冬天,周恩来还按蒋妈妈说的把一把瓜籽种在花坛里,天天浇水,就是长不出苗来。周恩来就去问蒋妈妈是怎么回事,原来,瓜籽要到春天种才行,冬天是不能种的!第二年春天,周恩来又将瓜籽种下,果然出苗了,还结出了几个大南瓜,周恩来高兴得很。
这个对世界的认知还很懵懂的孩子,从蒋妈妈那里渐渐地了解到了许许多多简单而又温情的平民琐事,让他从小就养成了一种喜欢劳动、热爱劳动的品质。周恩来少年时代培养起来的品质,真的还要归功于善良的蒋妈妈。
后来,周恩来回忆说:“我的妈妈把我带到大运河她自己的家里,我从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周恩来在天津读书时,蒋妈妈不顾行路艰难,还去看望他。周恩来高兴极了,陪蒋妈妈在天津到处看看,临走时送她一个搪瓷碗,请她保重身体。
寂寞的求学时光
周恩来12岁那年,大伯父周贻庚托堂伯周贻谦把他带到了沈阳。因为大伯母远在天津,所以大伯父一直单身在沈阳。周恩来的到来使大伯父非常高兴。大伯父喜欢喝绍兴黄酒,因此常常让周恩来陪他喝几盅。
周恩来来到沈阳的时候是夏天,可是这里与家乡的景色大不一样,看不到美丽的岸柳,看不到无垠的绿浪,只看到那稀疏的野花。他先在堂伯父那儿的银岗书院读了半年,然后进了沈阳的东关模范学校,一学就是3年。
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新学堂,开设的课程不少,有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物理)、英文、图画、歌唱、体操等好几门课,既学经书,又学西方的哲学,周恩来很高兴。
学校里有钱人家子弟多,周恩来虽然家境不好,但学习非常刻苦努力,经常名列前茅,可以说是德才兼备,德智体全面发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在东关模范学校的3年里,周恩来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上课专心听讲,遵守纪律,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进步很快,各门功课成绩都不错,特别是作文、书法和英文,每学期他都名列第一。
他的作文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让全班同学传阅。比如他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一文,立意新颖,论述精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思想,因而轰动了全校,并在全省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上展示,还收录到《学校国文成绩》一书中。
有一位历史教师高戈吾,发现周恩来聪明、勤奋、爱国、求上进,非常喜欢他,所以经常借给他一些反映历史上热心变革的政治家,思想家的着作。周恩来先后阅读了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和邹容的《革命军》等着作。他还在课外读了诸如《离骚》、《史记》、《汉书》等历史文学着作,他特别喜欢《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小时候的故事
- 下一篇:李白当官失败原因:个性独立 当不了能干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