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考古故事 >

东周都城文化遗址介绍

时间:2014-12-15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遗址名称:东周都城文化遗址
  
  发掘地点:洛阳市东部
  
  发现及发掘时间:发现于1928年,我国考古学家于1949年开始发掘,目前发掘工作仍在陆续进行中。
  
  距今历史:2000多年
  
  考古地位:对东周考古的研究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研究东周时期的社会形态、墓葬形制、结构具有重大意义。
  
  文化类型及承继关系: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文化发达,与西周文化一脉相承。
  
  王城与成周是西周的东都和东周的王都,在今河南洛阳市及其东的远郊区。据《尚书·洛诰》记载:洛邑(即王城)在水之西;成周在水之东。今水在洛阳市东部,故此二都的方位大体可定。建国以来对东周都城遗址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果,基本确定了东周王城、东周成周城的位置,尤其是东周王城遗址,目前已经基本弄清了它的历史面貌。
  
  考古发现过程
  
  东周都城遗址的发现还得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一个名为金村的小村子说起。金村有金龙溪水常年不断,打井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据说,在金村打井,打六七米深水就很旺,但奇怪的是当天水旺,第二天就可能滴水全无;当天井水伸手可及,第二天就可能水落三四米;当天井中水深不足一米,第二天就可能从井口往外溢水。当地人称之问“串井”。
  
  为何金村会有这种现象呢?谜底直到1928年才被揭开。
  
  1928年夏秋之际,大雨多日不停,村东的农田忽然塌陷,露出一个大洞。村民进洞探奇,发现了编钟,这才知道下面是古墓。原来,这一带是东周王陵和贵族墓地,墓中陪葬了无数青铜礼器。这些文物虽历经千年,仍完好如初。编钟等乐器仍可演奏,声音洪亮,音律动听。每逢雷雨天气,雷声和古乐器振动的频率一致,于是便有了天上地下的共鸣现象。百姓不知其中缘由,传说这是“龙脉”在跳。
  
  金村的“串井”现象正是由于金村地下古墓很多,影响了地下水的分布。金村古墓重见天日后,立刻遭到了一场浩劫。
  
  住在开封的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和美国人华尔纳听闻金村发现古墓,闻讯而来,胁迫当地农民挖掘。
  
  从1928年至1932年的六年间,他们荷枪守卫,搭棚立灶,共掘开八座大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大部分被运往国外卖掉。
  
  据不完全统计,金村古墓被盗文物至今流散在十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日本人梅原末治搜集资料,编成了《洛阳金村古墓聚英》一书。仅书中记载就有238件,都是我国古代工艺品杰作和稀世珍品。
  
  为了保护文物,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地区的科学考古工作迅速开展起来。30多年来,曾经多次进行发掘,其重点在寻找周的都城,并初步确定东周成周城的位置应在汉魏洛阳城遗址附近。
  
  50年代初,在今洛阳火车站西南发现了汉河南县城。据《诗·王风谱》等史书记载,汉河南县即周王城。以此为线索,考古工作者终于在汉河南县城的外围又找到一座春秋时期的古城。1954年,考古工作者对王城遗址进行了发掘,通过发掘可知:王城北依邙山,南傍洛河。筑城的年代不晚于春秋中叶,西汉后开始废弃。最早的夯土城垣宽5米左右,后来经过多次修补、增筑,墙体加厚至10米以上。西南、西北、东北三个城角,以及长2890米的北城墙,保存都比较完好,唯东南角已被洛河冲毁。北墙之外还发现有深5米左右的护城壕沟。城郭周长约15公里,与文献记载大体相符。城中部偏西南的位置,堆积着大量破碎砖瓦砾石,结合文献自量,说明这一带很可能是王城的宫殿区。
  
  1954年秋至1955年春,在洛阳中州路发掘出260座东周墓葬。这260座墓葬,根据随葬陶器的形制和组合,可以分为七期,从春秋早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晚期,纵贯整个东周时代。从这些墓葬出土的随葬品来看,反映出东周王室在战国时期衰微至极,名存实亡的历史事实。1957年,考古队在王城中的小屯东北发现4座相毗连的甲字形大墓,这些墓葬都带有墓道,在墓道两壁、墓室四壁尚存有彩绘痕迹,为红、黑、黄、白四种颜色组成的图案;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白色玉圭片,上有墨书“天子”二字,显示了墓主身份的高贵。
  
  自1973年以来,在洛阳老城以北,北窑村西、河两岸发现了一处颇具规模的铸铜作坊遗址,表明成周王室高度的手工业发展水平。遗址面积近20余万平方米,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房基、烧窑、灰坑和百余座殷遗民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陶范和熔铜炉壁残块,同时还有少量的车马器和兵器。从陶范的结构成分分析,当时制陶的工艺过程相当复杂。研究表明,这里是一处由西周王室控制下的一处官营铸铜手工业作坊,其规模之大,品种之丰富,在所发现的西周青铜作坊遗址中是首屈一指的。
  
  现已探明,洛阳市涧河以东的王城公园一带,是东周时期王城的所在地。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对东周王城的内涵和布局已基本了解。东周王城平面近于方形,南北长约3700米,东西宽约2890米。除东南部因地势低洼未发现城墙遗迹以外,其余部分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外有护城壕。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天子之乘”的发现。2002年7月,在新近开工修建的洛阳“河洛文化广场”工地,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97座东周墓葬和18座车马坑,这是洛阳50年来考古发现的车马坑之总和。其中最大的车马坑长42米,宽7.2米,清理出两排排列有序的车马,规模之显赫,令人叹为观止。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确认,这座车马坑当属目前全国仅见的东周时期规格最高的大型车马坑。令人兴奋的是,在这里发掘出了由6匹骏马驾驭的“天子之乘”,对研究东周历史和探索东周王室墓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接连不断的考古发现与众多精美文物的出土,向我们展示了两周时期王室都城与文化的繁荣和丰富多彩,它是我国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东周的辉煌文明,同时还可以寻出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轨迹。
  
  东周都城遗址出土文物
  
  从着录以及考古发掘的青铜器来看,洛阳一带是出土青铜器较多的地区之一,而且多为青铜礼器。另外也有不少较为罕见的新器形,如方盒形器,带流觯、双面人座器、兽面纹方座簋、人形车辖等。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洛阳金村东周墓出土的金银错狩猎纹铜镜。铜镜上饰有骑士博虎图案,这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人物镜。
  
  金银错狩猎纹铜镜为圆形,直径17.5厘米,小圆纽,座外饰一周凹面形宽带。其外侧弦纹圈上向外等距饰以3个银色扁叶纹。纽座之外,饰以六组金银错纹饰。其中三组为错金的涡纹,还有三组不同纹饰,尤以骑士博虎图最为着名。画面右侧是一武士头戴插两根羽毛的冠帽,身披铠甲,左手执缰,右手持剑,蹲在披甲的战马之上,正向一猛虎刺去。左侧的立虎作欲噬状,全身饰以鳞纹;第二组为二兽相斗图;第三组是一只蹲立于扁叶之上,展翅欲飞的凤鸟。三组纹饰皆嵌以金银丝。镜缘为金黄色卷缘。
  
  该铜镜原存日本东京细川侯爵家,现藏日本永青文库。金银错狩猎纹铜镜是经过特殊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铜镜,它不仅质地精良,而且铜镜铸好后又经过特殊的加工——错嵌金银,这是其他地区所不及的,反映出该地区有较高的水平。
  
  出于王城东北部的“繁阳之金”剑和“吴王夫差之元用”剑也十分着名,有二者可见吴楚之物流转周王室的情况。比较着名的青铜器还有“马羌”钟,尤其是钟上铭文十分宝贵,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二年三晋伐齐入长城之事。方国器物汇集王城,周天子以“天子之乘”仍具有君临天下的威仪,这些发现都证实了两周时期“天下共主”这一传统观念所占据的主流地位。
  
  此外,都城遗址还出土了很多青瓷,堪称为中国已发现原始青瓷中的精典作品。北窑西周墓出土的玉器达200多件,种类丰富,其中以璋、璧、璜、圭为代表。礼玉占有一定的比例,反映出礼玉在西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金属铸币的出现是春秋战国之际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它与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和铸造手工业的发达密切相关。
  
  70年代洛阳附近发现了三批空首币,分别是1970年在洛阳南35公里伊川县富留店村挖出一瓮空首币753枚;1971年在洛阳西30公里的新安县牛丈村发现401枚空首币;另一处是在洛阳北孟津县后海资村出土的72枚空首币,是马坡村群众捐献的,合计1226枚,保存基本完好。可分为大型平肩空首币、斜肩空首币、小型平肩空首币三类,年代为春秋时期。这三批空首币有明确的出土地点,为研究我国货币史提供了科学资料,货币上的文字又为研究我国古代货币文字提供了许多新资料。这三处出土地点均在洛阳通往四方的交通要道上,当与洛阳是当时繁荣的商业城市有关。
  
  80年代在洛阳地区发掘的东周墓葬中,有6座出土先秦货币,同时出土有组合关系的陶器,为洛阳地区先秦货币的断代提供了依据。
  
  东周王城建筑遗址复原图
  
  东周王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洛河和涧河(古名“彀水”)交汇处,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方形,筑城年代在春秋中叶以前,战国及秦汉叠加修补,西汉后期逐渐荒废,隋末毁。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王城的城墙为夯土版筑,目前保存比较完好的是北城墙,全长2890米。西城墙较曲折,北段位于涧河以东,南段位于涧河以西,中间断开,应当是被涧河水冲毁的。东、南城墙大部分残损。在北墙外还发现了深5米左右护城壕沟,在紧贴墙根之北1米左右还发现陶水管一段,直径约20厘米左右,管口沿城墙稍向外斜行,通往城外壕沟,当为排水设施。从以上设施可以看出,当时的城市建筑已经十分发达。
  
  城址西南为宫殿区。在今小屯村东南和瞿家屯一带,发现大片夯土遗迹,并有大量板瓦、筒瓦和瓦当堆积,应为宫殿建筑群所在。《国语·周语》曾记载:“毂洛斗将毁王宫”,此处正好位于毂洛交汇处,所以很可能是王城的宫殿区。
  
  王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高级名城,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城市。它的建筑规模,据《元康地道记》载“王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城呈长方形状。
  
  内部建筑布局,据《郡国志》和《考工记图》载,城郭四面各有三门,共十二门。城门有三条道,道宽十二步,规定男子走左边,女子走右边,车辆走中间。城内有经纬道各九条,王城筑在中央大道上。
  
  宫南有五门,宫内有六寝,前为路寝,下余五个总称为燕寝。东北一寝春天住,东南一寝夏天住,西北两寝秋冬住,中央一寝夏末住。王宫左有宗庙祖堂,右有社稷神坛,前有朝会群臣的殿厅,后有商业交易的市场。即所谓“前朝后市,左神右社”。城内近郊设有祷祭天地的明堂,并由斗拱、壁画等装饰得异常华丽。上古时代一个王城的建筑,规模之宏大,布局之合理,排列之井然,节奏之明晰,开创了当时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城址的南部为东周时的粮仓所在。城址北部为手工业区。尤其是西北部发现大面积窑场。窑场附近发现战国时期灰坑88个,陶窑15座,水井3眼,房子1座,出土以陶器为主的大批遗物。据文化堆积及包含物推测,窑场始建于战国中晚期,延至西汉初年以后废弃。窑场东南发现了骨器场,西南发现石场,窑场西南方发现制铜器的陶范,范上附炼渣。
  
  王城的建筑,对中国后世的城郭建筑、宫殿建筑、宗庙建筑以及陵墓建筑等,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秦代的咸阳、汉唐的长安、宋代的开封、明清的北京等,皆可看出这种中华传统建筑的艺术美。这种建筑艺术的美学风格,是理性精神与浪漫情调的结合,宗教膜拜与人文世俗的结合。
  
  洛邑与王城、成周的关系
  
  洛邑被称为“天下之中”,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所以被选为控制东方的政治、军事中心。《左传》桓公二年:“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1963年在宝鸡发现的何尊铭文上记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人民。’”由此可知武王时就很想营建东都洛邑。东都的建成是在周成王时,《史记·周本纪》:“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之意……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理均。”
  
  当时在洛阳建成了两座城:一座叫王城,一座叫成周。王城是诸侯朝见国王、居住西周贵族的地方,其址在今王城公园一带。成周是驻防军队,安置殷民的地方。其址在今白马寺东南。从此,西周有两座都城。西方的镐京称为宗周,东部为洛邑。西周自成王始,诸王均来成周居住、施政。洛、镐二都均设有中央最高官署卿事寮,周公居洛,召公居镐。周公死后,他的儿子君陈又承袭周公的职位,继续镇守在这里。洛阳作为西周的东都城,从成王五年至平王二年,历时262年。
  
  西周为犬戎所灭后,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从镐京东迁到洛邑,居于王城。从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东周时期,洛阳仍有两座城:一为王城,周公所建。时为周王所居。一为成周,武王所建,周公复营,时为军事要地。周敬王元年(前519年),为了避王子朝之乱,从王城迁都至成周,位于今白马寺东,即以后的汉洛阳,两城相距30里,至慎靓王共十世。因成周在洛水之阳,改称洛阳。公元前510年,晋人率诸侯修成周城,因周王居此,此处便成为都城。这段史实在《史记·周本纪》中有记载:“敬王元年,晋人人敬王,子朝自立,敬王不得入,居泽。四年,晋率诸侯入敬王于周,子朝为臣,诸侯城周。”
  
  成周作为首都,从敬王开始,经十世,至战国时周赧王(公元前314至公元前256)又迁回王城。
  
  关于洛邑与王城、成周的关系,至今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洛邑城包括王城与成周,一种认为洛邑即王城,也有说法认为成周改名为王城,还有说法认为洛邑即成周。一般学术界采用的说法是洛邑即王城。
  
  洛邑与成周文化遗址现状
  
  东周王城遗址,因为地处市区,遗址的绝大部分被建筑物覆盖。为了保护文化遗址,洛阳市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文物按照专家论证的意见,得到了妥善保护。
  
  洛阳市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因座落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是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王城公园位于洛阳市中心,占地约39.77公顷,集牡丹文化与历史文化、人文园林与自然园林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周鼎雄踞”、“河图洛书”、“靓思飞瀑”、“凤阙迎毂”等王城景观。在公园内的历史文化区展示有河图洛书碑、根在河洛碑、纪胜柱、周鼎、九鼎壁、朱雀阙、周王城地面模拟图、韶乐台、东周故事墙等。王城遗址,记录着历代洛邑之兴废,见证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彰华夏之文明,无不张扬着“王”气。
  
  2002年,洛阳市兴建河洛文化广场,在规划区域内相继发现东周等时期墓葬397座,其中车马坑18座。为了保护文化遗址,洛阳市政府对地下人防工程原建设方案前后进行了3次大的修改,为突出广场的东周文化特色,把城市中心广场的名称由原来的河洛文化广场改名为王城文化广场。?
  
  洛阳周王城车马坑博物馆就位于洛阳市中心东周王城文化广场上。展出主体为原址的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是一个以“王城·王陵·王器”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1700多平方米,对东周王城作了详细的介绍,对东周王城的概括,以考古实测图为背景,以考古发现为依据,标明了城区内各个功能区的部位。
  
  博物馆同时还展示了几件陶质建筑材料,介绍了东周王陵考古的探索与发现,为了更加形象地展示周王朝的恢弘气势,博物馆还用模型展示了位于洛阳市二十七中内的“亚”字形天子大墓、西小屯“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和复原展示的解放路大型器物陪葬等重要遗迹。同时展出的还有一些珍贵的东周文物,有青铜列鼎、钫壶、盂、车马器、夹层镜,彩绘鼎、豆、壶,玉龙、玉璧,空首币等。
相关文章推荐:
  • 张作霖子女简介,张作霖八儿六女介绍
  • 陈文帝和韩子高的介绍
  • 历史上的芈月介绍,历史上的宣太后介绍
  • 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
  • 马达加斯加1、2部简介 《马达加斯加》介绍
  • 叶挺子女现状介绍
  •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最全的历史人物介绍
  • 秦始皇的资料,秦始皇介绍
  • 实拍512大地震北川遗址(组图)
  • 明朝三大才子介绍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