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好书推荐 >

天地间纵横英雄气——《三国演义》(2)

发布时间:2010-10-20 09:41:55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对罗贯中的情况,我们了解很少,连他的籍贯和生活年代都有很大分歧。一般认为他是元末明初太原人,号湖海散人,性格孤僻,经历坎坷,胸有大志,难以实现,于是寄情于文学。还有人说,他还曾编撰十七史演义,但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只有四五种,如《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还有人说,他也是《水浒传》的编写者之一。

  到了清代初年,批评家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演义》进行了全面修订:修改内容,辨正史事;整理回目,改为对偶;增删诗文,削减论赞;注重辞藻,修改文句,又加上评点,誉之为第一才子书,成为后来最通行的本子。

  给古人以艺术生命《三国演义》既然是小说,就不可能完全拘泥于历史事实,否则,就难以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场景和人物。《三国演义》基本上依据正史,同时又有相当的虚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七实三虚”。因此,不能把《三国演义》作为史书来看,因为作品中的不少情节、细节出于虚构。当然也不能因此而责备《三国演义》,因为假如没有这些虚构,《三国演义》就很难成为精彩的小说。

  如我们熟知的刘备“三顾茅庐”去见诸葛亮,正史中只有“凡三往乃见”五个字,可到小说里,却敷演成一大回五六千字的精彩文字,把刘备的礼贤下士、诚恳、耐性,张飞的直率、急躁,关羽的老成持重,表现得非常鲜明;把隆中景物描写得如在眼前;而情节的婉转多姿,又是那样引人入胜。试想,如果作者拘泥史实,我们还能看到如此精彩的小说吗?又如关羽辞别曹操,史书只有“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而在小说中又有了曹操追赶、前来赠袍的场面,又有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把关羽的大义凛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若无虚构,也就没有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过五关斩六将了。

  《三国演义》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通过一系列精彩的情节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人过目难忘。

  刘备,是作品塑造的理想君主,他是皇叔,属正统,又能礼贤下士,仁厚爱民。他为了见到诸葛亮,三顾茅庐而无怨言。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误把诸葛亮的朋友崔州平当成诸葛亮。第二次,先使人探听,听说回来了,又去,路遇大风大雪,张飞劝回,刘备不听,结果路上又误把诸葛亮之友石广元和孟公威当成诸葛亮。最后见到的是诸葛亮之弟诸葛均,而非诸葛亮。回去的路上又误把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当成诸葛亮。张飞认为诸葛亮是无能之辈,所以不敢见面,而刘备坚持要去,第三次又赶上诸葛亮睡觉未醒,刘备耐心等待多时,终于见到诸葛亮,并赢得诸葛亮的信赖,成为他日后争夺天下的谋士、决策者、依靠者。

  又如刘备受曹操大军追赶,从樊城撤往江陵时,恐百姓受害,一路带十余万百姓逃难,行动迟缓,眼看就要被曹操追上,还不忍抛弃。由此可见刘备的仁厚爱民。

  当然,由于作品过于美化刘备,按照封建仁君的标准塑造他,有些地方不太近情理。如:赵云冒着生命危险,杀入曹操重围,救出刘备儿子阿斗;刘备却将儿子摔在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就不近情理,难怪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关羽,是作品塑造的另一理想人物。他是“忠义”的化身,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封为关帝,到处给他立庙。桃园结义,是关羽“忠义”的开始,千里寻兄与义释曹操则是忠义的集中表现。因刘备参与谋杀曹操,事泄被曹操追捕,关羽与刘备逃跑时失散。关羽又中计被困,本想誓死拼杀,但想到桃园结义与刘备誓同生死,想到刘备家眷,又想到匡复汉室,便暂时依附曹操,但相约三事,特别提到“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曹操爱惜他的才能,想感化他为自己效力,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始终不为所动。曹操送他赤兔马,本想感动关羽留下,关羽却说:“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见面矣。”后来得知刘备下落,便决然离开曹操去见刘备。赤壁之战后,诸葛亮算定曹操肯定从华容道逃跑,让关羽把守,他知道关羽素来忠义,可能要放走曹操,临行时让关羽立军令状;关键时刻,关羽还是念及曹操旧情,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放走了曹操。乍一看来,这两种行为是矛盾的;但在“忠义”这一点上,却统一起来了。正是从这看似矛盾的行为上,我们看到,关羽的忠义超越功名利禄,超越生死界限,别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难怪著名美学家王国维说,关云长义释曹操一段,非大文学家不办。

  曹操是《三国演义》塑造得最复杂的形象。《三国演义》沿袭了南宋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观念,极力美化刘备,丑化曹操,将曹操写成一个极残酷、奸诈的人物;但同时,作品也没有完全抹杀曹操的卓越才能。作品把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形象刻画得非常丰满。曹操谋刺董卓,事败逃跑,暂避父亲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吕伯奢准备设筵款待,到邻村买酒去了。不久,曹操听到磨刀声,又听人说“缚而杀之”,遂以为有人要杀他,抢先下手,杀了吕家八口;到厨房,却发现他们原来要杀猪。曹操因为多疑,误杀好人,便连忙逃跑;路上正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便也杀掉。随行的陈宫说,刚才是误杀,现在又是为什么呢?曹操说:“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陈宫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曹操说:”

相关文章推荐:
  •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 刘胡兰的英雄事迹
  • 蒋介石年轻时的帅气刚毅照
  • 杨靖宇将军的英雄事迹
  • 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 细数:三国演义最经典的十句话
  • 盘点:80年代以来的“气功大师”(图)
  • 中国抗日小英雄的故事
  • 女英雄赵一曼被俘经过
  • 杨靖宇将军头颅回归记!英雄不朽!
  • 顶一下
    (13)
    72.2%
    踩一下
    (5)
    27.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