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好书推荐 >

仁爱修身定乾坤——《论语》(4)

时间:2010-10-20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论语》主张多方面学习,要不耻下问,不耻多问,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我学习,把他们的缺点作为自己的借鉴改掉。要多听各种意见,择其善者而从之,多看各种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学来的知识仅次于生来就知道的知识。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所以子贡说孔子是学无常师。

  学习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懂得某种专业的人不如爱好这种专业的人,爱好这种专业的人不如以从事这种专业为快乐的人。特别要有老老实实的态度,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要尊重客观事实,谦虚谨慎,多听多看,一时不明白的暂时先存疑,不贸然下结论。看问题不能从个人私意猜测出发(毋意),不要主观地认为一定是怎样(毋必),不要固执己见(毋固),不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是唯一正确的(毋我)。

  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论语》做了许多可贵的总结。指出获得知识不能脱离旧的知识基础。“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要经常温习,才可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并从中得到快乐。学习还必须与思考相结合,如果只死记一些知识,而不通过思考加以消化,学来的东西只是空洞的抽象;如果只思考而不注意吸取新的知识,那只会白费力气,毫无所得。孔子讲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冥思苦想,结果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学与思的关系,应是以学为基础,用思来贯穿。

  《论语》主张学以致用。孔子说:“熟读了《诗》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论语》强调学习的目的不能只为获得知识,要掌握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能力,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孔子和弟子们常常讨论立志和政事问题,也表现了他教学的实用性。

  循循善诱、注重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是孔子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

  对于学生,先使他经过苦思苦想,还想不通,心中愤懑时,然后再去启发他;当学生经过深入思考有所体会,想说而说不出来时,再去适当地开导他,他所学的知识才能巩固。还要求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孔子还善于“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坚持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或者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不同的回答又恰恰针对学生的某些缺点而说的。如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孔子,怎么才算孝,由于当时鲁国大夫势力大,有不守周礼的僭越行为,孔子对他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后来孟懿子的儿子孟武伯也问怎么才算孝,孔子说:“首先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贵族阔少爷不关心父母冷暖疾病而说的。学生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一般生活还注意照顾,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子夏问孝,孔子说:困难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光知道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

  孔子还开创了死书活读的读书途径。如对于《诗》,他就不仅仅局限于教导他的学生理解它的字面意义。《论语》记载子夏读到《诗》的“巧笑倩兮”这首诗时,发挥引申出实行礼要有它的客观条件的见解,孔子称赞他懂得了读诗的方法。孔子认为学习《诗》可以感发志气,考见得失,团结大家,抒发悒郁,可以为治国理家服务,并可从中学到草木鸟兽方面的知识。后来孟子、荀子等人解释《诗》也都继承、运用了这种方法。

  由于孔子教学生是为了做官求禄,因而轻视体力劳动和生产知识,他说:“君子谋求学道,不谋求衣食。耕田嘛,常常饿肚子;学道嘛,可以做官得俸禄。”

  他的学生樊迟问他如何种庄稼,他不但不答复,还在背后说樊迟是小人。这种思想对后世教育起了不良的影响。

  古朴隽永的文学佳作在写作方法上,《论语》的语言简洁明快,含意深刻,通俗流畅,易读易记。它是一部对话录,每每以很生动的笔调凸现出对话时的情景,引人入胜。书中还有一些短小精悍的记叙文,记叙了孔子及其弟子谈话的情态,描绘了谈话的气氛,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可以说,《论语》是我国最早而写作技巧颇成熟的散文作品。

  《先进》篇有一段文字就是《论语》写作风格的典型代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些,有什么拘束。你们平常老说没有人赏识我啊!假若有人赏识并起用你们,你们怎么办呢?”

  这段文字粗看不过是写了一次师徒言志的小座谈会,但细细玩味,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次小座谈会的描写做了刻意的经营,给人以有声有色的美感:开头的简练叙述首先把读者引入一种单纯祥和的氛围中。场上五位人物,背景音乐是稀疏、轻柔的弹瑟声,镜头缓缓推向孔子,孔子说话了,子路急切答了,孔子笑了笑,然后冉有、公西华说了。“曾皙呢?”背景音乐渐大,镜头对准鼓瑟的曾皙,“铿!”瑟声停了,四周寂静,对话又开始……。

相关文章推荐:
  •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 “飞夺泸定桥”的历史真相
  • 毛泽东一生五次拟定接班人真相
  • 李白唯一没有搞定的女人
  • 梦见死人,不一定不吉利
  •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20条不得不承认的社会定律
  • 抗美援朝内幕:毛泽东为何一定要送子参战?
  • 揭秘:飞夺泸定桥并非完全爬锁链过河
  • 邓小平最后悔的一次决定
  •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