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文益开始参禅的时候在庆辉禅师处,但是始终不能悟道,甚至连入门之道都找不到。于是,他就拜别师父四处云游,希望接近纯真的自然,有益于身心返璞归真。另一方面可以拜访一些着名的禅师,得到他们的指教。
那年夏天,正好遇上了雨季,法眼文益就在附近的一个小寺院中避雨。这是个规模不大的小寺院,正好方丈出行去了,只剩下几个随和的僧人和一个知客僧。没过多长时间,法眼文益就和他们熟悉起来了。
当他们得知法眼文益欲四处云游时,便问他:“法师打算往何处去呀?”
法眼文益答道:“我也不知道,只是四处走走而已。”
知客僧说:“这样四处云游会得道开悟吗?”
法眼文益不假思索地回答:“云水随缘。”
周围的人羡慕地说道:“云水随缘。你好逍遥自在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法眼文益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原来自己一直急急忙忙地四处求道,寻找成佛的解脱还不如自己的逍遥自在。
随缘就是一种人生适意的表现。如果像法眼文益禅师那样云水随缘,对待生活和生命,才是真正的悟禅之道。
后唐保福禅师将要圆寂时,向弟子们说道:“我近来气力不济,想太概世缘时限已快到了。”
弟子们听后,纷纷安慰他说:“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等,种种议论不一。保福禅师用非常安详的口吻说道:“时限若已到,你们都是我的忠实北子,不要欺骗我。告诉我,是去好呢,还是留好?”忠实弟子,不要欺骗我。告诉我,是去好呢,还是留好?”
其中有位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了。”说完,就圆寂了。
人生的生死得失常常受外界因素的控制,并非是人力所能改变。既然如此,我们所能做好的,就是事事随缘,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做到宠辱不惊,得失坦然;让自己的心随缘适意,用一种自然轻松、自由自在的态度来生活。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