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中国故事 >

十大元帅的最后时刻(4)

发布时间:2013-09-11 10:54:54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叶剑英:“为花欣作落泥红”的元帅

  

  叶剑英,广东梅县人。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前,微睁双眼,看到站在面前的叶剑英,眼睛一亮,用手臂示意叶剑英。叶

  

  剑英只顾伤心,没注意到,低头走出病房。护士忙叫他回来,毛泽东双目微睁,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来。毛泽东逝世后,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要开除邓小平的党籍。叶剑英挺身站出来,争取华国锋。叶剑英多次与华国锋交谈,请他放心,只要他站出来,大家都会支持。叶剑英又找汪东兴谈话,在叶剑英的努力下,10月6日抓获“四人帮”。大家提议叶剑英主持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叶剑英说,我是军事干部,对地方不熟悉,推掉了。

  

  1980年,叶剑英被诊断为帕金森氏病。此病常常引起并发症,特别是肺部感染。1981年春,叶剑英在武汉对何长工说,中国有句俗话,叫“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我离84岁还差两个月。何长工说,那你这两个月得注意点。叶剑英说,大概阎王在这两个月不会请我,我也不会主动去。两人哈哈大笑。

  

  1982年,叶剑英的病越来越重。医疗小组认为应该输抗生素。在叶剑英生命的最后三年,数十次肺部感染,有几次特别严重,持续时间很长,使用过几十种抗生素,静脉穿刺上千次,都没有产生副作用,两肺部炎症基本消失,这在医学界是少见的。

  

  1983年11月19日,叶剑英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好转。

  

  由于病情反复,叶剑英在军事科学院二号院的家中卧床两年半。1984年4月19日,他得了脑血栓、肺炎、腹泻,多次出现高烧,呼吸困难。7月仍高烧不止,呼吸困难,出现黄疸和腹水。7月16日、7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22、23号文件,向全党通报叶剑英的病情。专家妙手回春,叶剑英的病情再次好转。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布叶剑英的第三次病情通报。

  

  1986年10月13日,叶剑英昏迷,体温上升,呼吸急促,心律、血压都不正常。各种抢救措施都用上,仍没有什么效果。10月21日,病情进一步恶化。10月22日1时16分,心电图机上的波峰消失,成了一条直线。

  

  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中央召开的纪念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上,宣布了这个噩耗。各地组织悼念活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发来唁电唁函,世界各大通讯社纷纷报道,称叶剑英是一位大战略家,在中国现代史上起过关键性的作用。

  

  10月29日,首都天安门、新华门、外交部等下半旗志哀。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各界人士5000余人参加。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修改悼词,并亲自主持追悼会。胡耀邦致悼词,高度评价了叶剑英的一生,特别是在中国革命历史转折关头的重大贡献。

  

  追悼会后,中央领导和家属护送灵车到八宝山火化。叶剑英的遗愿是回到50多年前在他和张太雷等领导的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战友身边。10月31日,专机将叶剑英的骨灰送往广州,暂时安放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海内外十余万人前往吊唁。

  

  1987年10月22日,是叶剑英逝世一周年纪念日,中共中央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举行叶剑英巨幅雕像和骨灰安放仪式。雕像座下端是邓小平题写的“叶剑英”三个大字。卧碑上刻有100多字的碑文,概括了叶剑英“为花欣作落泥红”的一生。

  

  刘伯承:死后绝不进八宝山

  

  原名刘明昭。1892年12月4日生。四川开县人。建国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当选为中共第七届至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八届至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病逝。主要着作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

  

  刘伯承的神经系统出现严重障碍,丧失思维能力,专家们束手无策,纷纷钻进图书馆,遍查国内外医学文献。然而专家们的努力,最终没能挽留住敬爱的刘帅。徐向前悲痛写下“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的诗句

  

  1973年以后,刘伯承元帅丧失了思维能力。从此,就在医院里,没有离开过病床。

  

  1974年3月,为了加强对刘帅重病的治疗,上级决定进一步充实医疗组的力量,把在外地的着名心内科专家牟善初教授调到北京,担任刘帅医疗保健组组长。

  

  军令如山。牟善初很快来到了刘帅的病床前。

  

  此时的刘伯承神经系统出现严重障碍,时时在病中吵嚷和痉孪……

  

  站在刘帅的病床前,医护人员心如刀绞,看着昔日与邓小平一起率大军挺进大别山闻名于世的刘伯承,大家心里好像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专家们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不解除刘帅的病情,就是失职于人民。

  

  为了深入了解病情,专家们一连几天几夜守在刘帅的病床前,细致入微地观察刘帅的每一个病情症状。同时,认真详细地翻阅研究刘帅的全部病历,全面了解以前的治疗方案和处理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刘帅的心脏、血压都没有多大问题。

  

  眼下,最关键的是让他能恢复意识。

  

  神经内科和心脏内科的专家们几乎把刘帅的病历翻得能倒背如流,他们试图从病理学角度来找答案,可是都一一失败了。

  

  已是82岁高龄的刘帅再也经受不了这样的折腾了。于是专家们一头钻进图书馆,在一本本国外最新医学图书文献中寻找答案。最后,在查阅许多国内外医学文献后,医疗组汇报了一种医疗方案,并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实施新的治疗后,刘帅的病一天天有所好转。

  

  但是,医护人员们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因为像刘帅这样长期患病,再想他恢复如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一天,罗瑞卿大将和杨成武上将来看刘帅。走到刘帅床前,看到已丧失说话能力的刘帅,两位在战争年代就同刘帅结成深厚友情的将军,不禁泣不成声。

  

  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被老将军们这种至深的友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1975年以后,刘伯承因多年患病形成了多脏器衰竭,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正在认真地翻阅病理资料的牟善初突然接到通知:总理让他去一趟。

  

  驱车赶到人民大会堂,牟善初被工作人员带到了会议室等候总理。

  

  很快,周总理到了,他身后还跟着北京医院的副院长吴蔚然教授和几名工作人员。

  

  周总理紧紧握住牟善初的手说:“你就是负责刘帅医疗小组的牟善初同志吧?你辛苦了!”

  

  坐下后,总理详细地询问了刘帅的病情和今后的治疗措施,牟善初一一作了回答。总理听后还对刘帅的治疗作了指示。

  

  临别前,牟善初认真地对周总理说:“请总理放心,刘帅的病我们是会竭尽全力治疗的。如有问题我们可以请北京其他医院的专家会诊……”

  

  然而,专家们的努力,最终没能挽留住敬爱的刘帅。

  

  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刘伯承因久病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94岁。

  

  10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前厅,黑纱缠圆柱、挽幛悬横梁,被装点成庄严肃穆的灵堂。刘伯承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丛中,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着他高大的身躯。

  

  16日,刘伯承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3000多人聚集在一起悼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军事教育家。邓小平主持追悼会,胡耀邦致悼词。

  

  刘伯承逝世后,刘夫人汪荣华给中共中央写信,要求把刘伯承的骨灰撤向祖国田野。

  

  10月21日,刘伯承的长子太行、四女雁翎、幼子太迟一行三人,手捧父亲的骨灰,去执行抛撒的神圣任务……

  

  徐向前元帅挥毫记下了首都军民沉痛哀悼刘伯承的感人场面——

  

  日暮噩耗遍京城,泪雨潇潇天地倾。

  

  垂首山川思梁栋,举目九天觅帅星。

  

  渊渊韬略成国粹,昭昭青史记殊荣。

  

  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

  

相关文章推荐:
  • 中国古代十大最彪悍的情人
  • 红军长征十大历史事件
  • 世界十大最丑的狗
  • 最后时刻:罕见历史人物遗容照
  • 邓小平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
  • 毛泽东一生经典的十大瞬间(图)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看了就怕了 满清十大酷刑之"花木马”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大富豪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 顶一下
    (397)
    64.2%
    踩一下
    (221)
    35.8%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