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话说历史上的三个“德意志帝国”

时间:2014-10-19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在当今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多元化的时代,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一直是不可为世人所忽视的独具特色的国度。德国,这个古老的西方大国,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恐怕非专业人士便知之不多。提到德国历史,最容易勾起人们联想的,无疑就是希特勒及其铁蹄所统治下的法西斯德国。法西斯德国又称“第三帝国”,那么在这之前,德国的帝制又是何种状况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德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
  
  名不符实的神圣罗马帝国
  
  公元八世纪后半期到九世纪初期,在欧洲大地上,出现了一个继罗马帝国之后的伟大帝国——查理曼帝国。这个帝国由查理大帝(查理曼)所建,故名。查理大帝原本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他即位以后经过对外征战,开疆辟地,建立了一个东至易北河与多瑙河、西南至厄布罗河、北濒北海、南至意大利北部的庞大国家。在古代世界,强大的国家政权,其生命往往仅是由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来维系,一旦这个君主发生意外,国家便马上四分五裂,陷入纷争。亚历山大帝国如此,查理曼帝国更是没有逃过这个“历史怪圈”。查理大帝去世以后的843年,经过多年内战,他的三个孙子签订了《凡尔登和约》,将帝国一分为三: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其中由中法兰克王国国王承袭皇帝之位。由此,今天的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国的版图出现了雏形。
  
  意大利王国名为一个完整独立的国家,但其内部却异常混乱,各派势力几乎从来不曾停止争夺王位及封建领地。北部的伦巴底、味罗纳及弗里乌尔热衷于争夺国王之位,中部为教皇直辖地及独立的封建领地,南部也经常为外来势力如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等所分割。由于意大利城市的发达,德意志王国日耳曼人一直对其蠢蠢欲动,有时也曾大动干戈。951年德意志王国国王奥托一世率军进入意大利王国,并娶先王遗孀为妻,他又兼任了意大利王国的国王。961年,奥托一世趁着教皇约翰十二的出兵请求,率大军进入了意大利王国并迅速平定了反教皇的城市贵族势力。
  
  为了表达对奥托一世感激之情,第二年,约翰十二在罗马城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奥托一世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古罗马统治者屋大维的尊称,意为“至圣至尊”,后泛指“皇帝”),神圣罗马帝国至此正式出现。该帝国以恢复曾经盛极的古罗马帝国为己任,其皇帝更是以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自居。长期以来,教皇就像欧洲各国的太上皇,颐指气使,世俗君主只有经过教皇的加冕,才能被视为合法的统治者。约翰十二尊奥托一世为帝,二人其实是各取所需,进行了一场“公平交易”。“合作”完毕后,权力膨胀的奥托一世又于963年反过来将约翰十二废黜,并另立了新的教皇。
  
  神圣罗马帝国是一头纸老虎,其拥有的只是令人感到畏惧的外表,却没有用来进攻的力量。
  
  神圣罗马帝国自从建立,内部就是烽火连绵,斗争不曾止息,可以这么说,这个国家的元气几乎全部都用在了“内斗”上。具体来讲,主要是诸侯反叛和皇帝与教皇的授职权斗争,其中后者更是轰轰烈烈,在欧洲历史上有着突出的影响。作为世俗最高代表的皇帝与作为教会最高代表的教皇,二者到底谁保护谁、谁忠于谁,没有定论,具体要看双方的实力对比,要看谁能获得更多诸侯的支持。
  
  早在奥托一世加冕为帝之后不久,他就与教皇签订了协定,规定皇权要高于教权,皇权至高无上,教皇由皇帝来保护并由皇帝确定人选。自此以后,皇帝便一直手握主教授职权,利用这一权力,他们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教会的经济支持。而那些高级教士也往往出身于贵族,他们依附世俗皇权,参与国家重大决策。教会的严重世俗化,使得其自身威信大大降低,有鉴于此,一些主张教会独立,反对皇权无上的教士团体便逐渐形成,因首倡者来自法国的克吕尼修道院,故这一派被称为“克吕尼派”。1073年,一位令皇帝头疼的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产生。格列高利七世为“克吕尼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上台,致使政教冲突趋于紧张。格列高利七世认为,教皇权力来自基督使徒,为上帝所授,神圣不容任何势力侵犯。不仅如此,他还向世俗世界抛出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教皇也可以废立世俗君主。由于此时德意志的主教多与皇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担心与皇帝的疏远,故与在任皇帝亨利四世联合反对教皇。
  
  双方的矛盾终于在1076年达到激化的顶峰。是年,亨利四世与各地主教集会于沃姆斯,宣布废黜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教皇更是不甘示弱,决定与皇权斗争到底,一个月后,格列高利七世同样宣布废黜皇帝,宣布自即日起,所有臣民不再为亨利四世效忠。此时,神圣罗马帝国内的诸侯叛乱刚刚平息,教皇这么一招,无疑是想再次挑起诸侯的反叛烈火。形势越来越对亨利四世不利,他感觉自己与教皇的斗争令自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出于无奈,他决定暂时妥协,以伺机再起。于是,1077年初,亨利四世冒着严寒,屈尊前往教皇驻地卡诺莎城堡,他在飘飞的大雪中向教皇哀求忏悔了三天,终于打动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才宣布恢复亨利四世的权位。
  
  1084年,勾践式卧薪尝胆、积蓄实力的亨利四世在消除了境内的叛乱因素后,率领军队向教皇所在地罗马进发,到达罗马后,亨利四世以其强大的实力做后盾,宣布废黜格列高利七世,另立新人。势单力薄的格列高利七世无奈,终于带着无尽的茫然与落魄客死在了萨勒诺城。此后,围绕着授职权,教皇与皇帝依然争论不断,直到1122年双方签订《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主教授职时,象征宗教权力的权杖和指环由教皇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则由皇帝授予。很明显,这个协定对于皇帝来讲,对主教的控制权相对削弱。但从总体上看,世俗权力相对较强大是历史的大趋势与大方向。(来源:www.lishi54.com)
  
  长期以来,在帝国内部还存在着一种“选帝侯”制度,这是德国历史上特色极其明显的一项政治制度。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为了保证帝国内强大诸侯对其后世子孙皇位的认可,颁布了“金玺诏书”,规定由几位大诸侯共同选举皇帝。而这几位享有如此之特权的诸侯,在当时有七位,分别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三位教会选帝侯,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普法尔茨伯爵三位世俗选帝侯,还有一位乃波希米亚国王。皇帝设立这一制度的本意原为巩固后嗣之君的皇位,但却事与愿违,这恰恰造成了中央集权的更加削弱。后来,神圣罗马帝国虽灭亡,但“选帝侯”却作为一种荣誉头衔为新的帝国所承袭。
  
  神圣罗马帝国经历了萨克森王朝、萨利安王朝、苏普林堡王朝、霍亨斯陶芬王朝等诸多王朝的统治,1806年,在拿破仑军队的打击之下,这个存在了八百多年的空壳帝国寿终正寝。反观神圣罗马帝国,我们发现,它的内部竟然是如此的分裂,绝大多数皇帝往往都处于无权的虚君之位,而各种等级的诸侯却充当着领地内的实权封建主,以至于每次新君即位,都需要先制服境内的叛乱诸侯;另外,帝国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出现影响超群的经济中心,因此中央没有强大的保证统一税收的能力。这一切,都使得这个庞然大物的名称更像是一个地理名词,而非政权之称。
  
  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所言,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又非罗马、更非帝国”!
  
相关文章推荐:
  •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 芈八子简介,历史上的芈八子
  • 岳飞简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
  • 历史上最长寿的人:活了256岁 娶了24个老婆
  •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十大美女
  •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位皇后
  • 历史上真实的“日本鬼子进村”照
  • 历史上唯一的处女皇后是谁?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二十大富豪
  •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 顶一下
    (1)
    50%
    踩一下
    (1)
    5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