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有一个在集市上卖鞭子的人,他的鞭子要价五万,当别人还价五十时,他就会笑弯了腰,还价五百时,他就会小小的发脾气,给他五千时,他就会大发雷霆,一定要价五万才肯卖出。
有个富家子弟,到集市上去买鞭子,于是花了五万将这条鞭子买了下来。他将鞭子拿回来后就在别人面前夸耀。有个人拿来一看,发现那根鞭的鞭梢卷缩而不舒展;鞭把歪斜不正;缠在鞭上的皮筋缠来绕出,不相衔接;鞭的节头腐朽墨黑,没有纹彩;用指甲一掐,指甲都陷进了看不见;拿到手里轻飘飘的,像挥动着没分量的东西一样。
别人于是问他:“你为什么要花五万块的大价钱来买这根鞭子呢?”
富家子弟回答说:“我喜欢这根鞭子又黄又有光彩,而且卖鞭的人也说好。”
别人听后,就让仆人烧水去洗那根鞭子,只见那根鞭子很快就失去了光泽,呈现出苍白色。原来那黄色是用栀子染成的,光泽是涂蜡而成的。
富家子弟见此情形很不高兴,但他还是把鞭子拿去用了三年。后来一次出门到东郊,在长乐坂下同别人抢道,马儿相互踢腿,富家子弟便用鞭子使劲抽打,结果鞭子断成六节。马还是不停地踢腿,那富家子弟最后被摔下了马,受了伤。再瞧那鞭子,里面空洞洞的,质量简直太差了,没有一点特别的地方。
哲理点拨:我们看问题要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谨防那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和物,他(它)们好看不好用,虚有其表,是不可倚重的。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