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袁隆平的故事(2)

时间:2013-12-09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低调处世
  
  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名人后,袁隆平诙谐地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成名后,弄得我好多地方不敢去,好多想做的事不敢做。比如,湖南郴州有位农民为了感谢他的杂交水稻能给农民多产粮食,就自费请厂家用汉白玉雕了个他的雕像,供人膜拜。他单位里的很多同事去看过,他一次都没去过。他说:“哎呀,自己啊,不要跑去,那个场面会弄得我不好意思的。”从这件小事不难看出,在农业科学界具有泰斗地位的袁隆平,不想也不愿意抛头露面,为人处世非常低调。
  
  他偶而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因为我蔑视权威,所以命运惩罚我,使我自己也成为权威”,“……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人而受到尊敬,而不让任何人成为崇拜的偶像”。所以,袁隆平从来不把自己当作权威,从来就把自己看成是“懂科学的农民”,当成13亿老百姓当中的一个,保持着一颗难能可贵的平常心,为人随和,关心同事和弟子,甚至素不相识的人。
  
  他经常和同事、弟子探讨杂交水稻研究上的学术问题,每次都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甚至不同的意见,不摆君临天下的权威架势。他说,集体是一个团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是巨大的,在团队的智慧面前,任何天才都显得微不足道。
  
  一件感人的小事
  
  袁隆平的助手至今仍记得一件感人的小事。有一次,他的助手动了个小手术,因为手上的活儿多,只休息几天就上班了,袁隆平也不多说什么,只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隔了一天,写了张条子,压在出去办事的助手桌上,他在纸条上写道:“你刚动完手术,应该在家里好好休息,送上500元,聊表一点心意,买些营养品,补补身子。”助手回办公室看到这张纸条和钱,感动得眼眶里噙满了泪花。这就是生活中的袁隆平:真诚、善良、可亲。
  
  冷静地看待荣与辱
  
  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效益,且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承认和各种荣誉,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5月郑重地推荐他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候选人。
  
  但是,这年新增了34位生物学部委员,袁隆平却榜上无名。
  
  199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再次申报推荐,袁隆平仍然没有评上院士。
  
  这个结果让人弄不明白其中因由。新闻界有记者评述:袁隆平评不上院士比评上引起的震动更大。
  
  袁隆平对此抱一贯的超脱态度,他平静地回答记者:“我没当选为院士,说明我的水平低,但是我搞杂交水稻研究,不是为了评院士”。
  
  不久后,一家报纸在头版头条上刊登了一篇座谈纪要,一些有身份的人发表看法,大肆贬斥杂交水稻,说杂交稻是“三不稻”,即“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对这些贬斥杂交稻的论调,袁隆平以读者的身份写了一封信,《人民日报》以《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为题于1992年6月18日刊发出来。袁隆平在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里,用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杂交水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具有诱人的前景,绝不是什么“三不稻”。
  
  这封信发表后,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种植杂交稻的信心。同时,袁隆平在改良米质方面下了更大的工夫,他后来指导尹华奇培育的“香两优68”,迈出了早稻米质更新换代的新步伐。
  
  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在两次推荐袁隆平参评院士都落选的情况下,于1992年9月15日郑重作出决定,授予袁隆平“功勋科学家”的荣誉称号,并在长沙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直到1995年,经湖南省第四次推荐,袁隆平终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对这个看得非常淡薄”
  
  1998年6月24日,湖南省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在长沙举行资产评估结果发布会。他们宣布:通过210天的工作,对11万组数据资料进行严格审查论证,评定“袁隆平”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为1008.9亿元。这个消息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1998年12月,着名电视人杨澜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人工气候室里采访了袁隆平。杨澜问:“报纸上说您这个品牌值一千亿元,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袁隆平答道:“从来没有谈,我对这个看得非常淡薄。我现在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我的研究上面,对这个问题根本没有考虑。”
  
  对“隆平高科”的看法
  
  2001年2月23日北京晨报记者采访袁隆平,请他谈谈对“隆平高科”的看法。
  
  袁隆平告诉记者说:这可能也是老调重弹,用我的名字成立一个上市公司,说老实话我是勉强的。经过多方面的说服,包括我们的省领导,我们的老领导,我们的老书记,有一次是登门来说服我,最后我还是想通了。我是基于两点,同意用我的名字搞个股份公司,一点就是说有利于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第二点,我们的科研经费怕断炊。因为我已经70岁了,我是1930年出生的,我现在是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责任专家,所以科研经费还是比较多的,假如说不要我负责了,就麻烦了,无米之炊呀,我非常担忧。哎,我成立股份公司就有一条,保证我的科研经费哟,得到一个许诺,我就不怕,还有一个股份公司给我做后盾。
  
  他们讲“袁先生啊,那天上市十几元变成五十元,你一下子变成亿万富翁”了?到现在为止我没有得一分钱,但是我愿意。到底是个好事坏事,现在我还很难断定,要靠实践来检验。我的老伴贤内助反对,她说今天袁隆平涨三分,明天袁隆平跌两分,这多难听啊!
  
  想成才就要身体棒
  
  2006年9月的一天,当代商报记者梁波采访袁隆平时,袁隆平告诉记者,他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2005年,超级稻第三期在两三亩的实验田中已达到900公斤。当有人问他是否还会搞超级稻第四期时,袁隆平表示目标是亩产1000公斤。“水稻亩产的最高极限是1500公斤左右,前途非常强大。我们还要继续努力,争取到2010年将超级稻推广到1亿亩,按亩增150公斤计算,每年可为国家增产粮食150亿公斤,能多养活4000万人口。然后,还要向亩产1000公斤发起冲锋!”
  
  谈到对于下一代如何成才时,袁隆平深深地感叹:要成才,第一要素也是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身体要好,身体棒棒的,才能谈理想、谈奉献。但是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了,不注意锻炼身体,容易把身体搞垮,一些小学生都戴上近视镜了,让他很痛心。
  
  袁隆平的“田间科学道德观”
  
  2006年9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科学家的视角,阐述了他的科学道德观,尤其是他的“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话,更是朴实地表达出了这位世界着名科学家的“田间科学道德观”。
  
  袁隆平的“田间科学道德观”难能可贵,对广大科技工作者及广大公众来说,颇有启示意义。
  
  其一,热爱和执着。热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祖国的热爱。袁隆平说过,科学家应该首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并非空话、套话。袁隆平曾经谢绝了世界不少着名科研机构的高薪聘请,坚持留在自己的祖国做研究,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对祖国的热爱;二是热爱科学,这种热爱更多地表现在对科学探讨的执着和兴趣上。袁隆平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暴风骤雨,袁隆平都坚持每天到试验田进行科学试验,所以才有“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话。这种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曾经是我国不少科学大师的共同品质。其二,自信和苦干。袁隆平说:“杂交优势现象的发现,是从不盲从权威开始的。”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不畏艰辛,埋头苦干,这是科学家所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其三,谦逊和无私。作为一名世界级科学家,袁隆平给人一种朴实老农的印象。“不翘尾巴”是袁隆平时刻奉守的律己格言。他有钱,但却从不乱花钱,而是设立了科技基金,用来促进农业科研。
  
  “我的根在中国”
  
  2006年9月20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第三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与大家交谈。“忙呀!前天在沈阳,昨天在怀化,今天就来这了。其实,讲道德我是外行,但可以将我这几十年来搞杂交水稻科研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说起公民道德,袁隆平有点“担心”,担心自己是个外行。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认为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对社会、对人没感情,不行。“我为什么一辈子潜心研究杂交水稻?年轻时候,我曾亲眼看到5个人饿死,倒在路边上、田坎上,那个场景真叫惨啊,他们都是我们的同类啊,就是因为没有饭吃就这样活活饿死了。这一点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事情都谈不上。”
  
  “于是我横下心来,一门心思研究水稻,研究杂交稻、超级杂交水稻。动机和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的人吃饱饭。我出了点名后,国际上有多家机构都高薪聘请我出国工作,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的“平常心”
  
  科学家袁隆平拥有一颗纯洁的“三不”平常心。
  
  首先是不服老。2006年,已经实现第二期亩产八百公斤的袁隆平,对记者说:“我虽然已经七十六岁,仍有老骥伏枥的精神,希望到2010年能实现亩产九百公斤的目标并在全世界推广到一千五百万公顷。”将要进入耄耋之年的袁隆平,想的不是见好就收,激流勇退,考虑的不是安度晚年,享享清福,而是他所钟情的科学事业,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
  
  其次是不自傲。从国家发明特等奖到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到美国世界粮食奖,闻名海内外的袁隆平所得的荣誉已数不胜数。“这么多荣誉,您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在哪呢?”美国之音记者张洸华问道。袁隆平谦和地说:“荣誉是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的,并不是给我个人的。”在他看来,杂交稻并非自己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科研团体的成就。
  
  第三是不浮躁。袁隆平认为,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要继承和创新,现在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科研梯队。他说,目前三十到四十岁这一层次的科研力量较强。一方面采取的是直接培养,自己带博士研究生,另一方面送科研人员出国深造,再就是与其他机构合作研究,多渠道慢慢培养出自己的学术带头人。搞科研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浮躁,在培养人才上也是如此。“多渠道慢慢培养”,反映了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靠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是培养不出高素质人才的。
相关文章推荐:
  • 鲁迅的故事 鲁迅小故事七则
  • 耶稣的故事
  • 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
  • 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 四大民间故事
  • 十二生肖的神话故事
  • 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
  • “年”的传说故事
  • 屈原的故事
  • 项羽与虞姬的凄美爱情故事
  • 顶一下
    (56)
    80%
    踩一下
    (14)
    2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