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诗人拜伦1788年出生在伦敦的一个贵族世家。
他的父亲约翰·拜伦是一个败家浪子,他和一个家庭富有的苏格兰少女凯瑟琳·戈登结婚而生下了拜伦,但当她把资财耗尽后,约翰拜伦又抛弃了她。拜伦的母亲受到严重刺激后神经很不正常,因此常常迁怒于拜伦,对他苛责凌辱,加之拜伦又自幼跛足,使少年的拜伦逐渐形成了敏感、自尊、孤傲、暴烈、清高、反抗及悲观阴郁等性格特征。
童年时代的拜伦就经受了生活的重重磨难,颠沛流离,住无定所,曾患猩红热而濒临丧命。在他4岁的时候,他就开始接受教育,在阿伯丁的一所小学里读书。
少年时代的拜伦就显得成熟,从他14岁起,在爱情上,就开始了丰富而曲折的罗曼史。
拜伦的第一首诗,就是写给他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的。她比拜伦约大一岁,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然而帕克因不慎跌伤,脊骨受损,终于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悲痛之中,诗人写下了最早的诗歌《悼玛格丽特表姊》,从此,诗人就开始了漫长的爱情生涯。
在拜伦15岁的一个夏天,他回到了纽斯台德,和一个名叫玛丽·安·查沃思的少女接触并产生了爱情。尽管拜伦很爱她,但在1805年,她却和一个贵族公子结了婚。青年的拜伦曾回忆早年同她的交往时,曾十分遗憾地说:“热情只是我单方面的……她喜欢我只象喜欢一个弟弟一样。”
18岁的时候,一个名叫伊丽莎白·皮戈特的姑娘突然闯进了拜伦的生活。爱情的力量使年轻的拜伦努力作诗,在女友的鼓励下。次年,拜伦的第一本诗集《闲散的时光》终于出版。这时的拜伦正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他俩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拜伦获得文学士学位为止。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拜伦的恋爱又没有成功。
很快,拜伦又开始了他的第四次恋爱。一个名叫塞莎的少女对才华横溢的拜伦产生了爱情,这马上博得了诗人的共鸣,在相交期间,诗人曾为她写下了许多诗篇,后来拜伦的研究者还称之为“塞莎组诗”。正当诗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塞莎却不幸病逝,使诗人感到十分痛苦和惋惜。
曲折的爱情给拜伦一次次沉重打击,使拜伦曾一度产生低沉、悲观厌世的情绪。直到1815年,27岁的拜伦才和安·伊萨贝拉米尔班克结婚,当年,生下了女儿奥古丝塔·艾达。此时,拜伦致力于反对“神圣同盟”的斗争,成为欧洲各国进步势力的思想领导。而米尔班克是一个笃信宗教、思想僵化的贵族小姐,无法理解拜伦离经叛道的思想和乖张怪癖的性格。
在相处一段后,终于发生了分歧,米尔班克提出与拜伦分居,不久即带着刚刚满月的女儿离伦敦返回娘家。拜伦大为震惊,写信请求她重新考虑,但她不为所动。
诗人离异后又和一个名叫珍妮·克莱尔蒙特的女人结了婚,并生下了第二个女儿阿列格拉。
1819年,拜伦结识了特瑞萨·归齐奥利伯爵夫人,并和她相爱,后来,特瑞萨和丈夫离异,拜伦也和克莱尔蒙特离婚,她们便开始同居。
特瑞萨和她的父亲都是烧炭党人,哥哥彼得罗·甘巴是该党的重要领导人。通过甘巴,拜伦进一步卷入了烧炭党的革命活动。1819年12月下旬,他们由成尼斯移居拉文纳。
从此,拜伦在妻子的支持下投入了希腊的独立战争,1822年,诗人的女儿阿列格拉又因病死去,从而更使得拜伦与特瑞萨相依为命,直到1824年,年仅36岁的拜伦逝世。 |
相关文章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