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刘国钧:纺织巨子

时间:2013-07-22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1887年春天,刘国钧出生在江苏靖江县祠堂镇的一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是一个穷秀才,一直考不上举人,只好在家乡当私塾先生,教书糊口,家中经常是顾得上吃顾不上穿。刘国钧7岁那年,正当青黄不接的春天,家中又揭不开锅了。父亲再也承受不住贫困的沉重压力,精神崩溃,成了疯子,连书也教不成了。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到了母亲肩上。母亲是个好强的女人,她要小国钧照顾好父亲,就到外面给人家当佣人去了。
  
  父亲的精神病时好时坏,清醒的时候也知道煮点东西吃。一旦发作起来,小国钧便吓得只好逃到街上去。7岁的小国钧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也学着邻居的样子,用一条白布带扎在短褂上,贩点水果、酒酿在街头叫卖,挣一点钱帮助母亲。母亲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就背负起生活的重担,在邻居的资助下,把小国钧送进了私塾。可是一年没读完,小国钧就因为饥饿不得不丢开了书本。
  
  1900年,14岁的小国钧被送到县城一家酿酒的糟坊去当学徒,他实在忍受不了那繁重的劳动和恶劣的环境,终于逃回家中。按照当时的规矩,学徒3年,是不允许半途中断的。糟坊主人追到他家中要人,吓得他躲在舅母家不敢出门。还是邻居赵大叔同情他的处境,推荐他到常州奔牛镇上的刘吉升京货店当学徒,并且借10块银元给他做路费,刘国钧才得以开始新的生活。
  
  奔牛镇地处沪宁铁路线上,南临太湖,北靠长江,中贯运河,交通便利,商业也就相当发达。刘国钧一心想好好学习做生意的本领,将来能多挣点钱养活父母,可是这家京货店因为经营不善,第二年就倒闭了。幸亏老板没有忘记勤劳能干的刘国钧,特意将他介绍到元泰京货店去当学徒。刘国钧起早贪黑地为老板干活,也学到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转眼间3年过去了,刘国钧学徒满师,老板正式录用他做店员。刘国钧能凭自己的双手挣钱了!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攒起10块银元,买了一份礼物,回到家乡去感谢赵大叔的恩情。然后,他便将在外乡做佣人的母亲接回家,对父亲说:“现在我能够挣钱养家了。”邻居们都羡慕地夸奖他:“国钧真是个孝子啊!”
  
  刘国钧20岁那年,和同乡鞠秀成了亲。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刘国钧的志气也更大了,他决心自己开一家京货店。经过这几年的磨炼,他已经逐渐掌握了京货店的经营诀窍,与常州等地的批发商也有了较深的交往;他善于观察和揣摩顾客的心理,进的货总能很快销出去……这都证明他完全有独立开店的能力。但是,开店得有一大笔本钱才行,从哪里去找这样一大笔钱呢?
  
  他决心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攒这笔钱。
  
  当时还是清朝,男人也流着一根长辫子。刘国钧注意到,江南人总喜欢用五彩的辩须扎辫子,他灵机一动,便买了丝线回家,让母亲和妻子编织成扎辫子的须带,由他带到奔牛镇去卖。这项生意本小利大,一年下来,刘国钧净赚200银元。与此同时,他替元泰京货店到常州等地进货,批发商们为了拉生意,私下答应按进货金额付给刘国钧一定比例的回扣,一年下来也有200银元。他与朋友们在一起搭了个银会,他中奖又得了200银元。刘国钧就像母鸡孵小鸡一样,硬是一点一滴地积攒起了600银元。
  
  1909年,雄心勃勃的刘国钧与一姓华的同乡合伙开了一家和丰京货店。他看准了当时染色布的利润大,就设了一个土染坊,从外地买进白坯布,自己加工染成青布和黑布出售。由于品种多、花色全,生意越做越大。在全镇7家京货店中,和丰京货店后来居上,成了最大的一家。可是那个华老板,却迷上了鸦片和赌博,为了还赌债,他硬要把自己那份股金让给刘国钧。这样一来,两个老板成了一个老板,生意做得更加顺手。刘国钧于脆把父母和妻子都接到奔牛镇,生活上方便了,生意上也多了帮手。
  
  转眼到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了。上海、南京一带炮火连天,常州局势也很不稳定。奔牛镇上人心惶惶,许多店铺关起门不敢再做生意。刘国钧的父母也提心吊胆,问儿子要不要停业。刘国钧仔细盘算着:几年来好不容易挣起的这一点家业,万一毁于炮火,当然很可惜;但眼前的情况,战争毕竟还没有打到奔牛镇,这时候谁敢冒风险,谁就可能赚大钱!
  
  他决心冒一回险。他和家里人将500块银元埋在地下作为后路,然后照常开店营业。一时间全镇的生意,都集中到了“和丰”一家店里。到了冬天,常州的批发商害怕战乱,也将部分存货寄存到刘国钧的店里。同样因为怕打仗,不少农民纷纷把子女的婚嫁日期提前了,可是到处买不到做嫁妆的衣料,最后都找到刘国钧的店里来。“和丰”的布匹销售一空,刘国钧又去劝说常州的批发商,要他们将存货折价卖给“和丰”。批发商要现钱,买布的农民只有稻子,刘国钧只得以“和丰”店作抵押,先把货弄到手,待卖掉稻子再还钱。当时秋收刚过,粮贱银贵,一担稻子只能卖到一两半银子;可到了第二年春天,粮价涨到每担三两银子!刘国钧顺利地卖掉了稻子,还掉了货款,还从中赚到了巨大的差价。到年底一算,“和丰”店的净利高达5000银元!刘国钧又买下了一家倒闭的京货店,改名为同李京货店。到1914年,赤手空拳进奔牛镇的刘国钧,已经拥有两家京货店,成了一方闻名的富户了。
  
  这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西方帝国主义顾不上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工业有了一个发展的机会。江浙一带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中心。原本就从事布匹印染的刘国钧,看准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良机,毅然弃商从工,请结义兄弟蒋盘发邀集常州工商界人士,集资9万银元,组成大纶纺织公司,由蒋盘发担任经理,刘国钧任协理。办事稳重的刘国钧,虽然手中有资本3万银元,但只投资了1万,留下了万一失败的退路。
  
  1916年,大纶纺织厂开工投产了。新办的工厂,技术力量薄弱,碰到难题就无法解决。刘国钧决定亲自到上海去,设法学习一些新技术回来。可是,上海的纺织厂虽多,却都十分保守,根本不允许别人进厂学习。上下班的工人,都穿着厂里统一的“号衣”。刘国钧急中生智,找到了英国商人开的怡和纱厂的一个工人,坦率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要借他的号衣用。那个工人同刘国钧谈得很投机,便答应下来。第二天,刘国钧就穿上号衣,代替那个工人进厂上班。他一边同别的工人一样操作,一边偷学技术,一双眼睛一刻都没有停过。没过几天,这个勤劳好学的工人就引起了英国职员的注意。两个英国职员叫住刘国钧,一查问,发现他不是本厂工人,便要把他抓走。幸亏周围的中国工人帮忙,刘国钧才能趁乱翻墙逃走。然而那个借号衣给刘国钧的工人,却被英国商人打得遍体鳞伤。刘国钧知道后,立即为受伤的工人联系医院,并承担了全部医药费。这位工人伤好后,基于爱国热情,就主动邀集另一位技术工人,利用星期天赶到常州,帮助大纶厂解决技术难题。
相关文章推荐:
  • 纺织家黄道婆
  • 约翰凯伊发明飞梭纺织
  • 郑裕彤:珠宝巨子
  • 郭鹤年:马来西亚糖业巨子
  • 盛田昭夫:索尼巨子
  • 克莱门提·史东:保险业巨子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