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was saved using lishi54 7.1.2.1052 offline browser on 12/03/18 19:47:30.
Address: http://www.lishi54.com/gs/lishirenwu/24109.html
Title: 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  Size: 35025  •  Last Modified: Fri, 27 Jul 2018 06:22:59 GMT
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6-11-20 22:50:50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陈景润小时候的故事
  陈景润,福建福州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是世界着名解析数学家之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他所创立的“陈氏定理”享誉世界,将200年来人们未能解决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推进一步。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喧哗的内心世界
  
  陈景润的家庭,曾经也度过一段殷实快乐的时光。他的大伯父曾任中国邮政总局考绩处处长。二伯父是高级邮政职员,曾任福建省邮政视察室主任。他的父亲职位最小,只担任一个三等邮政局的局长。他的一家可称邮政之家。海关、邮政在当时是颇为吃香的。因此,陈景润的父亲住在福州南台,庭院式的楼房,清净、简洁,且焕发着浓郁的书卷气。
  
  小时候的陈景润并不因为家境优于乡间的普通百姓而有什么特殊,他同样和农家的孩子一起玩,这种从少年时代培育起来的纯朴真挚的感情,一直贯穿在他生命的全程。以至到陈景润去世时,赴京参加悼念活动的福建乡亲,皆是极为普通的村民。
  
  他的性格内向,是天然的秉赋,而较为优越的家境和良好的教育,则为他内向的性格提供了最好的庇护。他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们都喜欢这个不大吭声的弟弟。
  
  当时,孩子们最爱玩的儿童游戏就是捉迷藏。不过,陈景润捉迷藏的时候,方式有点特别,他往往拿着一本书,藏在一个别人不易发现的角落或桌子底下,一边津津有味地看书,一边等待别人来“捉”他。看着看着,他忘记了别人,而别人也忘记他了。爱书成癖,书中仿佛有着一个永远也无法穷尽的迷人天地,这种痴迷,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他的人生。
  
  陈景润的父亲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养乌龟。陈景润也十分喜欢乌龟的沉默和那非凡的耐性,他央求父亲把它们养在房间里。于是,当父亲不在的时候,乌龟便成了孩子们难得的活玩具。儿童是不乏创造性的,陈景润喜欢和他的兄弟姐妹站在乌龟上,可怜的乌龟,本来就爬得很慢,背上驮了这群淘气鬼,更是寸步难行。孩子们就比赛谁站得最久,每当这种比赛,陈景润往往是输的,因为他容易分神,站着站着,就想起枕边那一堆乐趣无穷的书了。他默默地走下乌龟背,宁可认输,也不愿放弃自己那一份发自内心的爱好。
  
  内心镂刻母亲的音容笑貌
  
  乡间的纯朴和缤纷,大自然的慷慨和变幻无穷,令小时候的陈景润受益匪浅。他总是用孩童般的好奇来看待这个世界:他喜欢蜜蜂这种在乡间司空见惯的小生灵。当他不经意间发现一只蜜蜂的时候,他会花一下午的时间来观察蜜蜂采花蜜、寻找同伴、跳八字舞等。他被小小蜜蜂的勤劳能干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所感动。
  
  城里孩子的灵秀和见识,乡间孩子的纯朴和勤奋,如此和谐地统一在陈景润的身上。20世纪30至40年代,国家衰败,民不聊生,他却有幸接受着比较良好的教育。
  
  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很快被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淹没在苦涩的泪水里。
  
  母亲因为疾病,突然病逝。正需要母爱温馨的年龄,他永远失去了亲生母亲那铭心刻骨的微笑,永远失去了那声声入耳入心的呼唤。他怎么也不会相信,长得白皙一脸温和的母亲,会停下手中忙忙碌碌的操劳,会撇下众多儿女撕心裂肺般地哭喊,撒手而去。
  
  这是他第一次尝到人生的沉重和悲伤。他大哭不已,吃不下饭,也忘了吃饭。他还只是一个孩子,还处在稚气未脱的年龄,怎能承受得了严霜厉雪般的摧残和打击?当一脸悲戚的人们把母亲放置到棺木中去的时候,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张已经变得青灰色的熟悉的脸,泪如泉涌。他的心几乎碎了。
  
  母亲疼爱他,小时候,兄弟之中,数他长得瘦弱。然而,吃饭却吃得最快。他不挑食,稀饭配咸津津的大头菜,外加一点咸鱼,便美不胜收了。母亲在时,他往往是不等全家人坐齐,便一个人去打了饭,自己吃起来。从小,他吃饭像是例行公事,吃完了把饭碗一推,就抢着去看书。
  
  人说时间是生命,他当时并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在他的目光中,时间是知识。只要有时间,便可以看许多有趣的书,他多么想把分分秒秒都捏在自己的手里。他这种心情,母亲很能理解,因此,从来不责怪他,只是亲昵地站在一旁提醒他:“吃慢一些,吃慢一些,别哽住了啊!”
  
  陈景润痛失慈母,这种生死离别的哀伤,一生都没有抚平。母亲那慈爱的容颜,温柔的声音,永远镂刻在了他的心中。
  
  译成福建俚语的英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强占了福州,无恶不作。福州已经待不下去了,没过多久,陈景润随父亲去了三明。
  
  到了三明后,陈景润进入三一小学开始学习。环境幽雅的三一小学,已经成了梦中的记忆。他在三明一所简陋的学校里继续读书。国难当头,他已经从人们满脸的惊惶和满目疮痍中体味到世事的艰辛了。
  
  当时的三明,四面是深山老林,野兽出没无常。破破烂烂的县城,一片颓败的木屋掩映在昏黄的夕阳里。他家的住宅附近缺水,小个子的陈景润常和兄弟们一起到远处的地方挑水。他力气小,舀水的活儿归他,他很尽心尽力,干得一丝不苟。一边舀水,一边把英语译成福州俚话甚至顺口溜,引得兄弟们一片嘻嘻哈哈的笑声。人们赞叹陈景润很不寻常的英语功底,但怎能知道,他那得趣天然而又不乏机智的学习方法,竟源于三明的莽林野坳之中呢!
  
  淡淡一缕南国之风
  
  正当中年的陈景润的父亲日日忙于公务,又要照顾一群幼小的孩子,委实无法适应内外操劳奔波的生涯。父亲经过慎重的考虑和选择,又一次结了婚。这在家庭中并非小事,孩子们出于对生母深深的眷恋,心里自然多少有点抵触,感情上增添了难以言传的惆怅。
  
  当时流行玩弹弓,孩子们喜欢用弹弓打麻雀,打树梢上的蝉以及任意的标志物。陈景润常常带着弟弟,和一群小同学玩得很开心。不料,乐极生悲,一位调皮鬼失了手,从弹弓中飞出的小石块,如子弹般击中陈景润的弟弟陈景光的嘴唇,顿时,血肉模糊,惨不忍睹。陈景润陪着弟弟大哭起来。小伙伴们全慌了。送到医院,缝了好几针。
  
  继母闻讯赶来了,这位曾在幼稚园工作的年轻阿姨,自然而然地担当起护理孩子的天职。景光嘴唇浮肿,不能吃饭,她噙着泪,用小汤匙一口一口地给孩子喂牛奶。这一切,陈景润都看在眼里。他不善言辞,却用温和的目光表示自己心中深深的感激。陈景润的兄弟姐妹最后终于接受了这个母亲。
  
  解放以后,继母一直在百货公司工作,且苦心操持家务,尽心尽职,口碑一直很好。这位母亲后来不幸患上了癌症,50多岁就去世了。远在北京的陈景润在继母生病住院的时候,寄来了钱,后来回到福州时,特地去悼念她。
  
  陈景润的少年时代,就在这样的氛围中逝去了。一个数学天才,一个勤学的才子,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这一切值得荣耀的光环笼罩着陈景润的一生,唯有那遥远的少年时代,已成记忆,却清新如南国之风,吹拂在故乡的呼唤之中。
相关文章推荐:
  • 陈景润的故事三则
  • 陈景润简介
  • 陈景润的草稿纸
    顶一下
    (31)
    86.1%
    踩一下
    (5)
    13.9%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