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was saved using lishi54 7.1.2.1052 offline browser on 12/03/18 19:47:30.
Address: http://www.lishi54.com/gs/lishirenwu/24079.html
Title: 张学良小时候的故事,少年时代的张学良  •  Size: 34896  •  Last Modified: Fri, 27 Jul 2018 06:23:01 GMT
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张学良小时候的故事,少年时代的张学良

发布时间:2016-10-11 22:51:12 来源: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张学良小时候的故事,少年时代的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奉天(今辽宁)海城人,中国伟大的爱国者,西安事变的组织者。1928年6月,其父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他由奉系元老推为首领,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8年12月,不顾日本和国民党“亲日派”的阻挠,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等职。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使日军很快侵占东三省。张学良面对既不能抗日复土,而“围剿”红军又屡遭失败的严峻现实,逐渐对蒋“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有所觉悟,于1936年12月12日,发动了着名的“西安事变”,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全国走向抗战奠定了基础。
  
  渴望呼吸自由的空气
  
  “啊,好气派!”当7岁的张学良怯生生地来到老大帅府那面阔三间的旧王府式门前时,看见门对面有一座大照壁,大门两侧有石雕抱鼓石,其前有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青石垫铺的门阶,使人感到宽敞整洁;滚圆挺直的高耸廊柱,撑着遮阳生阴的青瓦屋檐;朱漆雕花镂空牙子,又增添了一股细灵的秀美。
  
  张学良不禁暗暗赞叹,他心想:这不跟画上看到的那些王公贵族之家一样吗?是的,父亲是个很能干的人,或者也可以说是个英雄,但他怎么升得这么快?曾几何时,他不是还出没于山林草野间,后来成为官军,也不过是个级别不高的管带吗,怎么转瞬间就平步青云,有了如此显赫的权势呢?总之,这时的张学良一方面发现,这个新家与往日的那个在八角台一带的家是大不相同了,另一方面脑子里也出现了一些问号。
  
  1901年6月3日,清光绪二十七年四月十七日,张学良出生于辽宁台安县桑树林子乡张家窝堡。时值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沙俄军队又单独出兵占领了东北。俄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整个东北几乎没有完善之区;马贼充斥,盗贼遍野,官商士民颠沛流离。辽河下游,灾难深重。
  
  不久,父亲张作霖发迹,成了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家也迁到了奉天。
  
  如果说,儿时的记忆还比较单纯幼稚,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学良的疑虑和不安也就日益明显。因为最初的新鲜、新奇感没有了,生活的优裕弥补不了心灵上的孤寂与空虚。特别是父亲家法严,在家里,他一言九鼎,什么事都得听他的,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所以张学良感到压抑,总觉得没有过去那么自由了。
  
  从前,张学良跟母亲在一起,有母亲的抚爱、邻里的关心,他可以随便跑到外面去玩,可以上树,可以到河沟边去。可现在他不能随便出去,也不能随便与外人接触,甚至出门必坐汽车,还有勤务兵护送,直到重新返回这门禁森严的幽深宅院。所以那时他常想:这不成了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鸟了吗?
  
  天性好动、喜欢海阔天空的张学良不甘寂寞,就开始动脑筋,变着法儿破常规,想要给这个声威显赫、但却缺少生气的豪宅“透点新鲜空气”。
  
  这就是张学良,整个少年时代都找不到相似身影的张学良。
  
  沉闷家庭的活泼空气
  
  张学良是张家的长子,他从小就性格开朗,活泼好动,他虽然也爱读书,但玩起来总是别出心裁,乐而忘归。张作霖有8个儿子、6个女儿,在童年时代,张学良是这14人队伍里的“头头”。怀英与怀卿(张学良的妹妹)回忆说:“我父亲思想封建保守,在家里有很多禁令,特别是对女儿们,要求文静,不许出大门,不许穿印度绸,不许剪发……可是,我们大哥敢于突破大帅的禁区。是他领着我们在帅府里‘藏猫猫’,是他每年7月15日领着我们去小河沿看放河灯,是他冬天指挥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父亲死后,是大哥叫我们剪了辫子留短发,甚至烫发。”
  
  张学良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家庭中处处体现着长子长兄的言行与气度,处处关心自己的姊妹,而且从出身绿林的父亲身上潜移默化了刚毅果断,在心与灵性里有了藏不住的坚强。成长在这样复杂而沉闷氛围的家庭里,张学良非但没有成为简单的“书呆子”,反而成为这个沉闷家庭里的一股活泼空气。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在风云莫测、战乱频频的年代里逐渐成长起来。
  
  儒雅气质的三军将领
  
  少年时代的张学良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的熏陶,内心曾萌生过学习医学的念头。有一天,16岁的张学良悄悄地约了好朋友陈英,对他说:“父亲不同意我到医科大学学医,不过我的美国朋友答应帮助我,我已经把钱都准备好了,反正我要去。”
  
  陈英听了,忙说:“你可真糊涂!你父亲一直都想让你当军人,他的脾气你可是知道的。我教你一个好办法,你对你父亲说去美国是为了当军人,等到了那儿,你干什么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可是陈英教给他的这个“上策”依旧被张作霖“戳穿”,遭到了拒绝。
  
  张学良的留学之梦破灭了。不过,在奉天,这个家依然挡不住他满脑子的新式思想。
  
  张学良参加了基督教青年会。在为赈济河北水灾举行义卖的时候,张学良马上报名参加,穿着时髦的西装和同伴们走上街头,积极为救济灾民奔波。后来有人回忆说:“他在会场往来穿梭般活跃,手拿大把物品,逢人劝购,高呼‘Thank you’,卖得最多。”
  
  少年时代的张学良,不仅汲取了西方资产阶级科学文化的营养,而且结交了一些比较开明的人士,他学会了笃信和平,懂得容忍,懂得放开胸襟。在许多人的记忆中,这个戎马一生的将军,更多的是儒雅善良的模样,更多的是一些属于青春的回忆。
相关文章推荐:
  • 张学良简介
  • 张学良将军的子女今何在?
  • 张学良儿女的惨淡生活
  • 张学良与十一个情妇的情爱史
  • 张学良一生的数字谜团
  • 揭秘张学良和11个女人的情史
  • 蒋介石不能杀张学良的八个理由
  • 张学良侄子:大陆课本错用张作霖照片(图)
  •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
  •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台湾幽禁照
    顶一下
    (3)
    60%
    踩一下
    (2)
    4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