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叔的暗中帮助
当时教茅盾国文的先生还有三位,其中教化学的先生张济川还兼教物理、化学。对于张济川先生布置的作文,茅盾最感兴趣。每逢写作文,他既紧扣题目,又独辟蹊径,文思敏捷,下笔成篇。
就是在进入植材学校的第二年上半年,茅盾参加了一次“童生会考”。这次植材小学同另一所高等小学的会考,由茅盾的表叔卢学博主持。他出的题目是:《试论富国强兵之道》。
面对这个试题,茅盾潜心构思起来。他父亲在世时经常与母亲议论的国家大事,什么“明治维新”啦,“变法图强”啦,“自由”、“平等”啦,“振兴实业”啦……此时,他都记了起来。边想边写,一下子写了四百多字。结尾处,他写上了父亲生前反复强调的那句话:“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
表叔卢学博读了这篇作文,大为赞赏,拿起朱笔,在结尾处加了许多密圈,批语写道:“十二岁小儿,能作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他还特地把这份卷子拿给茅盾的祖父看,又在他祖母前大加赞扬。
陈爱珠看过作文卷子后,笑着对儿子说:“德鸿,你这篇文章是拾人牙慧。卢表叔自然不知道,给你个好批语,还特地给祖父看。唉,你祖母和二姑妈常常说,你该到我家的纸店当学徒了,我料想你卢表叔也知道。他不便反对,所以用这方法。”茅盾点点头,听妈妈接着说:“去年祖母不许你四叔再去县立小学,卢表叔特地来对你祖父说:‘这是袍料改成马褂了!’他如今逢人就夸你会考成绩好,真是用心良苦!”听了这番话,茅盾心想:原来母亲让我继续念书,受到了那么大的压力。卢表叔到处宣扬我的成绩,是为了帮助母亲减轻一点压力,使母亲能按照父亲的遗嘱,把我培养成人啊!
打这以后,懂事的茅盾更加用功了。在他的作文本上,国文老师屡次写下不同寻常的褒奖他的批语。
浅尝读书的快乐
茅盾的中学时代是在浙江的三所中学度过的。1909年,他考入浙江湖州第三中学堂插班二年级读书,1911年秋季转入嘉兴中学堂。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在学校里,由茅盾和几个同学发动,抨击了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学习,并在那里毕业。
在中学时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师长给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指导,但整个的学习空气是陈旧的。“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气度要清华疏旷。”这一切曾给茅盾以古典文学的修养,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同时也在他的作文格调上显露出印迹。
少年时代的茅盾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十分爱看“闲书”。一次放学回家,他在放杂物的平房里找到一部刻印的《西游记》。尽管这部书是木板刻印的,有的字迹已模糊成一片,可是,他一拿到就爱不释手,拣那些可以看的章节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茅盾的父母对此并不阻止,还找来一部石印的《后西游记》给他看,抽空给他讲《西游记》中的故事,与他谈论书中人物的功过是非。
父母还谆谆教导他,看小说不能只拣插图有趣的那几回看,而要细心琢磨,把文理看通,使语文有长进。茅盾读高小以后,读小说的兴趣更浓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古典文学名着,他都抽课余时间,广泛涉猎。这为他后来研究古典文学和进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许是受旧小说中那些精美插图的感染吧,少年时代的茅盾很喜欢绘画和篆刻。他学绘画不仅认真临摹《芥子园画谱》,练好基本功,而且喜欢变化和创新。茅盾的母亲找来好几本不同的画谱,让他细细加以揣摩,博采众长,画出新意。茅盾学篆刻用过的刻字刀,还是他自己用一段伞骨自制的哩。
除了看小说、绘画、篆刻、唱歌,茅盾还进行农事观察。每年养蚕时节,茅盾特别兴奋,放学后就围着母亲问这问那。母亲就叫儿子拿蚕具,喂桑叶,引导他细心观察蚕儿从“收蚁”到“上簇”整个生长过程的变化情况。茅盾后来创作小说《春蚕》中运用的养蚕知识就是这个时期积累起来的。直到晚年,茅盾还深情地说:“我童年时最有兴趣的事,现在回忆起来宛在眼前的,就是养蚕。”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贺龙简介,贺龙小时候的故事
- 下一篇:茅以升简介,茅以升小时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