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陈树湘简介

时间:2015-03-20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陈树湘,曾用名陈树春,1905年生,湖南长沙人。在毛泽东、何叔衡等影响下,投身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担负全军后卫,掩护全军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机关,同敌人追兵频繁作战。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他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后陷入敌人的重重包围。他在率部突围时腹部中弹,身负重伤。最后,部队弹尽援绝,陈树湘伤重被俘。1934年12月9日,在押送途中,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生于长沙县福临镇一个贫苦的佃农家庭。从小给地主当童工。
  
  1914年因家乡遭大旱,随父流落到长沙市小吴门外陈家垅,以种菜为业。
  
  学习共产主义
  
  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开始接受新思想。1919年参加新民学会发动的长沙反日爱国运动。
  
  1921年,毛泽东、杨开慧定居长沙清水塘,从事建党活动。陈树湘因为常去长沙清水塘挑水送菜,因而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一批湖南早期革命活动家。
  
  1922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党员。
  
  革命岁月
  
  1926年7月,同长沙近郊一批农协骨干随北伐军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并夺取溃兵枪支10余支,组建了一支农民自卫武装。
  
  1927年,马日事变后,潜至武昌叶挺部新兵营当兵。后调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第四连排长。
  
  1927年9月,随部在江西修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井冈山。
  
  红四军成立后,历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七连连长、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和二纵队四支队政委等职。
  
  曾参加井冈山根据地历次反“会剿”战斗和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0年1月至1933年6月,先后任红军(长)汀连(城)独立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七师、独立九师师长,红十九军五十六师(亦说为五十四师)师长,红三十四师一○一团团长等职。
  
  1933年7月,在宁化与清流交界的泉上一役中,率部在雾阁地区设伏,全歼敌援兵一个团。接着,在配合红四师攻占清流县城一战中,又在马屋击溃敌一增援团。
  
  1934年3月,被任命为红三十四师长,以保卫闽西北区根据地。
  
  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中,指挥全师在泰宁一线多次击退3万余众国民党军的进攻,完成了牵制敌军的重任。在泰宁与建宁交界的梅口防御战中,率部连续作战7天6夜,大量歼灭敌军,阻滞了敌军的攻势。后又奉命接连在建宁、石城、兴国等地阻击敌军。
  
  1934年10月18日,奉命移师于都,掩护中共军委两支纵队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于都河。此后,率全师作为后卫部队开始参加长征。
  
  1934年10月下旬,在安息和古陂反击尾追的粤军第一军,保证中共中央机关和大部队顺利通过信丰河。
  
  1934年11月25日,中革军委命令34师担任全军总后卫时,曾经特别指出“万一被截断,返回湖南发展游击战争”。在延寿、岭秀一带节节抗击湘粤两省追敌,掩护大部队从道县与江华间安全渡过潇水。
  
  1934年11月30日,红34师和红八、红九军团,在灌阳水车会合后,紧接着在突破敌军第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的战斗中,率全师6000红军将士,同十几倍于己的敌军鏖战4天5夜。
  
  1934年12月1日下午,西进的军委纵队全部渡江之后,34师脱离军团建制直接由军委指挥接到了最后一个命令“立即向湘江渡口转移,并且迅速渡江”向东折返,从三面顶住强敌的攻势。当掩护到最后一支部队红八军团渡过湘江时,所部已锐减到不足1000人,而且遭到空中敌机的轰炸,被敌阻截在湘江东岸。在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后,率余部突出重围,沿湘江东岸北进。
  
  1934年12月初,根据中央军委电报指示,将余部分为两支队伍,向群众基础较好的湘南转移。
  
  慷慨就义
  
  1934年12月,率其中一部从江永桥头铺马山抢渡牯子江时,突遭江华县保安团伏击,腹部中弹负伤。强忍伤痛被战士抬至道县驷马桥后,又遭道县反动武装袭击。为了让部队安全转移,毅然推开抬护的警卫战士,带伤与敌激战。最后,弹尽被俘。在被敌人押往道县保安司令部的途中,愤然从伤口处掏出肠子绞断,慷慨就义。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
相关文章推荐:
  • 陈树湘的英雄事迹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