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得主义”
甲午一战,清廷惨败,李鸿章下课赋闲,奕诉垂垂老矣。在苦无良臣辅佐之际,慈禧想起了自己的昔日心腹荣禄。
1895年年底,荣禄再次出任步军统领,低调回归。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雨磨砺,荣禄收起了棱角,变得圆滑无比。因为他悟出了在官场既屹立不倒又大有作为的诀窍:“两得主义。”
“两得主义”的核心是得宠。顾名思义,就是要成为慈禧信赖有加的宠臣。若想博取慈禧的欢心,最讨巧的途径便是跟老佛爷身边的要人搞好关系。荣禄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礼亲王世铎的儿子,一位嫁给了后来的醇亲王载沣。这个世铎是慈禧的心腹,长期担任领班军机大臣。荣跟他成了亲家,那世铎自然没少在慈禧耳边说荣禄的好话。而载沣更牛,是慈禧钦定的未来国家领导人,荣禄将女儿送进醇王府,一来是作为政治投资,二来自己闺女还时常向慈禧汇报载沣的最新动向,成为老佛爷的眼线。如此一来,荣禄跟慈禧的距离,又拉近了一大步。
当然,光靠裙带关系远远不够,成为慈禧宠臣的关键还在于要摸清她的脉,亦即想太后所想,急太后所急。这方面,荣禄的功力发挥到了极致。
戊戌年,帝后矛盾愈加激化,慈禧对康有为等人的变法举措很有看法。荣禄起初对改革还是抱着支持的态度。一次,荣禄在退朝时遇见康有为,问道:“以夫子这样的盘盘大才,也会有补救时局的办法吗?”康有为平日里就心高气傲,根本不把荣放在眼里,于是冷冷地回答:“救亡图存之道,非变法不可!”荣颇不依不饶,继续追问:“早就知道法应当变,但是一二百年的成法,是一早上就能变过来的吗?”康有为非常不耐烦地喊道:“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即刻能变。”此话着实令荣大吃一惊,心想关系清王朝存亡兴衰的改革焉能由康这等狂悖之徒操作,他顿时深刻体会到慈禧为何对维新派人不满。于是立即进京觐见慈禧,提出借慈禧秋日赴津阅兵的名义,调集京畿重兵,围捕康梁等人。这正中慈禧下怀,二人一拍即合。于是,维新运动百日而夭,大权再度落于慈禧手中。此间功劳最大者,非荣禄莫属。
庚子年(1900),慈禧受端王载漪、大臣刚毅蛊惑,心生立即废黜光绪之意。荣禄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是处理不当,既违祖制,又失人心,对太后非常不利。为了保住慈禧的威望,荣禄依违其间,暗中周全。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一个两全之策。一日,他将这个计划向慈禧和盘托出:“上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篡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慈禧认可了这一建议。几天后,载漪之子溥侑被接进宫里。如此一来,慈禧、端王双方皆大欢喜。其实这只是荣禄的缓兵之计,所谓的“徐篡大统”,不过是画饼而已。由此,荣禄帮助慈禧避免了由于突然废掉光绪而导致的统治危机与政局动荡。
到了当年6月,慈禧以卵击石,向洋人宣战。荣禄心知此决定荒谬至极,但圣意难违,他只得私底下阳奉阴违,将争端尽量降到最小化。当时为了拿下外国使馆,朝廷命令荣禄麾下的武卫军开花炮队人都助攻。炮队进京后,荣禄嘱咐手下凡事谨慎,拿不准就汇报。总兵张怀芝奉命登城安置炮位。待一切收拾妥当,炮弹已上膛,张突然脑中闪过一念,立即命士兵暂勿开炮,自己赶紧赴荣府请示是否开炮。荣禄缓缓道:“横竖炮声一出,里边总是听得见的。”张怀芝恍然大悟,立即回到城头,重新移动炮位,冲着使馆附近的空地一通乱轰,未损使馆分毫。也就没给洋人留下日后谈判时漫天要价的把柄。
说白了,保太后就是保大清,保大清就必须保太后。此即荣禄得宠的基本逻辑。
得一人之宠尚易,得众人之心则难。若想稳坐政坛大佬之位,尚需扶植一批得力亲信,这便是“两得主义”的另一条:得人。甫一杀回京城,荣禄便大肆招兵买马。当时荣禄经常跟兵部主事陈夔龙一起赴四处查案。一来二往,荣觉得陈为人谨慎,办事老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一次闲暇,荣问陈多大岁数,补缺大概何时。陈答曰:“行年已四十,到部已十年,叙补名次第八。”按照兵部惯例,即使每年出缺一次,陈若想拿到实缺,至少需要8年。荣禄笑道:“观君骨相气色,五年内必有非常之遇。”相面之术,本属无稽之谈,陈以为这只是荣禄的一个玩笑而已。谁知到了8月份,自己居然名列京察第一,出任兵部郎中。后来更是一路飙升,外放巡抚。这都是荣禄暗暗力荐的结果。陈夔龙从而将荣视为自己的恩人,一生效忠。
败给了日本人,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没了,淮军垮了,朝廷急需编练一支西式军队。慈禧授权荣禄专办此事。通过多方物色,荣认定袁世凯是合适人选,于是力保袁赴小站练兵。谁知袁上任才半年,就被两度弹劾。尤其是第二次,由军机大臣李鸿藻授意御史胡景桂写折,参他“嗜杀擅权,诛戮无辜,徒尚虚文,克扣军饷,性情谬妄,扰害一方”。这一本令袁好不郁闷,用他自己的话讲即“心神恍忽,志气昏惰,所有夙志,竟至一冷如冰”。下有揭发,上需有回应。很快,朝廷便派下一支调查团赴小站彻查,团长即荣禄。袁是自己的亲信,荣自然力保。考察完毕,荣禄问随行的陈夔龙:“你观新军与旧军比较如何?”陈答:“但看表面,旧军的确不免有暮气,新军参用西法,独开生面。“荣点头日:“你说对了,此人必须保全,以策后效。”回京后荣禄上折请求从宽处置袁,两宫果然恩准。
袁世凯不仅将荣视为靠山,还反向荣举荐人才。任职山东巡抚时,他的同僚学政荣庆清廉能干,于是袁将其引荐给荣禄。荣亦觉得其颇具才能,令其出任仓督。荣庆果然施政有方,政绩颇佳。1902年,清廷破格提拔荣庆任刑部尚书。
庚子年慈禧、光绪逃往西安时,各地官员纷纷前来报效。荣禄于众人中独独看上了江苏学政瞿鸿禨,认定他善于揣摩上意,且写得一手好公文。但是军机处尚有一个空缺,朝廷打算从瞿鸿禨和张百熙二人中选出一个。荣禄便上折子,认为“圣驾计日回銮,举行新政,可否令张百熙、瞿鸿禨各抒所见,缮具节略,恭呈御览,再求特旨派出一员,较为得力”。说白了,荣禄就是想搞个公开选拔干部的活动,以此决定用谁不用谁。这个办法看似公平,但荣禄其实暗地里已做了手脚。他偷偷派人给瞿鸿禨带话,嘱咐他“一定要文字通俗易懂,内容言简意赅,千万不要卖弄文采”。瞿鸿禨自然惟命是从,老老实实地写了一篇只要识字就能看个大体明白的文章,而张百熙蒙在鼓里,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万言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文采奕奕,气势不凡。可惜到了慈禧和光绪那里,张的万言书却成了天书。慈禧看过后,跟荣禄讲:“张百熙所言,剑拔弩张,连篇累牍。我看去不大明晰,还是瞿鸿禨所说切中利弊,平易近情,不如用他较妥。”于是,瞿便成为军机处上行走。
七八年间,荣禄在宫廷内外集结了一批心腹: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陈夔龙巡抚河南,端方总督两江,瞿鸿禨任职军机处,荣庆出掌刑部,铁良负责户部与练兵事宜。如此格局,内有瞿、荣、铁诸辈把持中央要枢,外有袁、陈、端等人厉行地方改革。大清的重权,荣禄隐占半壁江山。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感情故事
- 下一篇:孙中山逝世前后的秘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