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令康熙毕生斗争的恶魔
现在当我们欣赏康熙帝(玄烨)的画像时,很容易为他那气宇轩昂的风度以及堂堂的仪表所征服。但是,当时的画家显然故意掩盖了康熙帝的缺点,那就是他脸上的麻子(凹性痘疤)。
幼年所患的天花病除了在他的脸上留下麻子之外,还在他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康熙帝晚年曾说:“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乳母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遗憾之处。”可见,由于远离父母,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康熙帝幼年并不快乐。
而当他疾病痊愈,回到紫禁城的时候,天花的噩梦仍在继续。由于天花持续流行,生活在深宫之中的皇族个个胆战心惊。如果宫中有人染上天花,顺治帝就去京城外躲避,甚至因为天花的盛行而不亲临朝政;如果城中有天花病人,四周就得用绳子围起来,谁也不准随便进出。所有的这些动荡都在幼年的康熙帝心里留下了灰色的记忆,伴随了他的一生。
在王宫众人为痘疫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天花病毒同样在摧残着平民百姓。当时山西疫情尤其严重,有外国传教士这样记载:百姓极为贫穷,根本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大部分人得病之后只能亲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天天被病魔吞噬,却束手无策,只能坐以待毙。所以当时因天花导致的起义此起彼伏,天下动乱不堪。
而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南方,情况要糟糕许多,因为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天花病毒的繁殖与传播。所以当时的南方天花盛行,“十人九病”,人们都认为南方是南蛮瘴气之地,那么对天花谈虎色变的满族人更是不敢前去统治了。
康熙帝统治时期,天花瘟疫已经成为清朝统治所面临的一大威胁了,要想巩固统治,必须有效地防止天花的蔓延。所以康熙帝下决心要主动出击,打好“战痘”一仗。这时,一位关键人物现身史册,他就是被康熙帝重用的防治天花的知县傅为格。
傅为格对于种痘之术相当精通,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天花治疗方法。这种起源于南方的民间种痘法,又叫吹鼻种痘法,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旱苗法,一种叫水苗法。
所谓旱苗法,就是把天花患者的痘痂取下磨成细末,加冰片、樟脑吹入种痘者鼻中;水苗法则是把患者痘痂用人奶或水稀释,植入种痘者鼻中。种痘法使种痘者轻微染上天花症状,然后出天花,再通过中医精心护理,使他们安全经过天花期,种痘者就会对天花有了免疫力。
尽管这种“种痘法”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甚至可能导致病人死亡,但康熙帝仍然命傅为格在皇子们中开始了种痘试验。从此,皇子种痘防天花也作为制度正式确立下来。
由于种痘,自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出生的二十位皇子有十七位健康长大——而此前的十五位皇子长大成年的仅有七位。
随着种痘法在宫中的成功,康熙帝开始了大规模地推行天花预防工作,把它从宫中推广到八旗百姓,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等北方边境。
此后的一百多年,宫中很少再传出关于天花的消息。满族人四处避痘的仓皇日子暂告一段落。
抗击天花的成功,推动清朝到达了鼎盛时期。康熙帝在位时期,由于天花不再是困扰众生的一大问题,皇帝可以专心致志地平定各方叛乱,更加巩固清朝的统治。
所以,康熙帝的一生与天花这种疾病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不是幼年出过天花,可能他一辈子都做不了皇帝;如果不是积极地抗击天花,可能他也不会创下如此的丰功伟绩。所以,这位“麻子皇帝”一生的传奇都与天花密不可分。
不过作为现代人,当我们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的时候发现,当时康熙帝采取的治疗天花的方法是“人痘”,而并不是欧洲最为先进的“牛痘”。这样看来,在“战痘”中大获全胜的清王朝,可能已经有了与世界脱节的迹象。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长寿天子乾隆帝的养生秘诀
- 下一篇:乾隆皇帝一生最大的过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