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位的大姓,拥有人口近一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四。
王姓大探源
在历史上,王氏之所以成为声名显赫的大家族,是开始于晋朝的名相王导。他辅佐晋元帝渡江,在建业(今南京)建立了东晋王朝,并且接连做了元帝、明帝、成帝三代的丞相。他的子孙,也世居高官,于是,他们这一家族,自然门第越来越高,最后演变成“合望族者,辄推王、谢”了。
但也许正是因为名望太高的缘故,历来对于王氏的姓源,有许许多多的说法,令人有莫衷一是的感觉。
据史料记载,王姓并不是从一个源流传下来的,以汉族来说,有的王姓是周文王的后代,有的王姓则是虞舜的子孙,还有的王姓则是殷商丞相比干的后代。这种情形,已经是够复杂的了,再加上后来许多外族不约而同地改姓了这个汉姓,而且还有一些人也被赐姓为王,来自西域胡支氏的王世充也冒姓王。这样一来,姓王的人想要从姓氏上去追溯自己的血统,无疑是难上加难。
虽然王氏的姓源如此之多,但是数来仍以出自周文王的那一支,名气最大。根据考据,使王氏成为望族的晋朝中兴名臣王导,就是这一支在山东繁衍的子孙。
繁衍之迹
王姓在秦汉时期基本生活在今山西芮城、夏县、蒲县、平陆、河南开封、虞城、淮县,陕西咸阳,山东淄博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乱华,少数民族改王姓入主中原,而琅琊王姓的后裔王导和王敦兄弟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时称“王与(司)马共天下”。隋灭陈时,原仕于南朝的琅琊王姓被分别迁于关中、河北、河东等地。唐末时,琅琊王姓的后裔王潮和王审知兄弟南迁福建,建立闽国,故此,王审知被誉为“开闽第一人”。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强令山西人外迁,在洪洞大槐树集结的山西人被分别迁往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地。于是太原王姓和三槐王姓等在中原地区有了更为广泛的分布。另外,福建王姓漂洋过海,扬帆南洋。王姓南北分布不平衡,长江以北地区,约占北方汉族人口的百分之八点八,为第一大姓,而南方地区,仅占百分之四点五,为第四大姓,在全国汉族中,以内蒙古王姓的比例最高,广东最低。
王姓名人
1.“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是东晋名相王导的侄子,我国历史上最着名的大书法家,人们尊称他为“书圣”。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书法,不论寒暑,练字从不间断。他每天写完字,就到门前的池塘去洗笔砚。久而久之,池塘的水都因此而被染黑,人们便称之为“墨池”。
公元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41人聚宴于兰亭,面对满目春色,王羲之文气崩发,写出名传千古《兰亭集序》一文,文中“之”字甚多,且文体各异。后来,王羲之又多次重写,但都不如在兰亭所作。后来,“兰亭之会”成了高朋聚首的代名词。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开辟了草、楷书结合的行书体。他的代表作品《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
2.“初唐四杰”之一王勃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少年时即有“神童”之称,博学多才。十五岁举幽素科,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侍读,因戏作斗英王鸡檄文,触怒高宗,斥逐出府。遂南游巴蜀,漂泊西南。返长安后,补虢州参军,因事免官,其父亦受累贬交趾(今越南河内)令。王勃赴交趾省亲,渡海堕水,受惊而死。善为文,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时称“四杰”。后人评其诗,亦列初唐四杰之首。所作诗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
3.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改革家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王安石幼年时已饱读诗书。据说他曾三次到大学者周敦颐的门下求学,周敦颐听说他心高气傲,有意想使他多碰钉子,便三次都闭门不见,王安石愤怒地说:“你有什么了不起,你的学问出自六经,难道我不能也从六经悟出些玩意儿吗?”自此再也不去拜见。后来,王安石任提点江东刑狱,此时周敦颐仕途不顺,还是他的下级。两人相见后,各言所学。过后,王安石仔细琢磨周敦颐的话,学问上大有长进。
王安石入朝为官时,最初与北宋重臣司马光相交甚厚,后来因双方在政治立场上一个保守而另一个力主革新,于是逐渐疏远。在神宗任用王安石为相、实施着名的“王安石变法”之际,司马光以朋友之间应互相督促行善的道理,数次写信给王安石,要他放弃新法,王安石很不高兴。新法实施以后,司马光上书,历数新法的害处,不久,名臣韩琦也上书规劝神宗停止实施青苗法,神宗似有所感,打算同意韩琦的意见。然而在革新派的大力鼓动下,新法最终还是推行了。
王安石不仅在政治上影响深远,在文学上也有很大成就,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便是明证。
4.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着名学者。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着有《静安文集》。
1907年起,任清政府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着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以清室遗老自居。至死,王国维都没有剪掉作为旧时代象征的辫子。
1923年春,当时溥仪小朝廷要选海内博学之士,王国维经推荐,到北京充任逊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五品)。
次年冬天,冯玉祥“逼宫”事件发生,王国维结束了“南书房行走”的工作。其后胡适、顾颉刚等人请他出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王国维推而不就,仅任教授;以其精深的学识、笃实的学风、科学的治学方法和朴素的生活影响了清华学人,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方面的专家学者。时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
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战栗和遗憾,也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
当时的一些清朝遗老把王国维比作屈原怀忠而自沉汨罗。《清史稿》还为他立了个“忠义传”。一向苛以誉人的鲁迅先生认为“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热风?不懂的音译》)。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 |
相关文章推荐:
|
- 上一篇:李姓起源:“木子”救命成李姓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