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牛顿小时候的故事:被迫辍学的“小书迷”(2)

时间:2016-11-22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平凡少年的不平凡发现
  
  牛顿重新开始了学业,他的性格也渐渐变得敏锐而执着,外人看来,似乎他变得有一点儿难以捉摸。他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有时到了吃饭时间,也要妹妹催叫好几次才肯下楼来。
  
  有一回,还没有到中午,牛顿却快步下楼来,眼里闪动着兴奋的神情。不过,他并不是急于吃饭,而是邀请大家上楼去看“新玩意儿”。弟妹们一听,大呼小叫地跑进了牛顿的房间,连妈妈也放下手中的炒勺上楼来了。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牛顿就是喜欢搞“新玩意儿”,总是能有不同寻常的发现。家人们虽然已经习惯了牛顿的“发现”,可是每一次大家还是为他的“成果”兴奋不已。
  
  房间里漆黑一片,牛顿让他们看着墙上的一个白色光点,这是沿窗上小孔透进的一束光线。大家瞧了瞧,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颇感失望。这时候,牛顿拿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把光线一挡,刹那之间光点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是如同雨后晴空中显现的彩虹。牛顿解释说:“由此可见,白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大家屏住呼吸,看着这个“新玩意儿”,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那个时候,牛顿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名字,他的发现、他的研究,他的小小的成就还都只是他那英国乡间的斗室中,仅仅属于他自己的小小的世界。牛顿在那些寂静而平凡的岁月里,一点点成长起来,变成一个思想深邃、头脑机敏的少年。
  
  现在,我们已经无法考证牛顿在十几岁的日子里,以怎样的心情憧憬过自己的未来人生,那是一个少年经常在脑际萦绕的梦想。牛顿把几乎全部的时光都分给了书籍和思考,因为只有书籍和思考才是他的快乐、他的幸福。书籍,给了他丰富的知识;而思考,还有思考之后那源源不断的“新玩意儿”,都在一点点堆积出后来为世人所熟知的那个了不起的科学巨人。
  
  在狂风之中逆行
  
  牛顿到了16岁的时候,数学知识还很肤浅,对高深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知识在于积累,聪明来自学习”,牛顿下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攀上数学的高峰。
  
  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牛顿仿佛已经决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科学。
  
  在基础差的不利条件下,牛顿正确认识自己,知难而进。他从基础知识、基本公式重新学起,扎扎实实,步步推进。他研究完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后,又开始潜心研究笛卡儿的几何学,直到掌握要领、融会贯通……后来,牛顿终于发明了代数二项式定理。
  
  还有过这样一个听起来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有一天,天气陡然变坏,狂风肆虐,尘土飞扬,一时间出门的人几乎都睁不开眼睛,可是牛顿却认为这是个准确地研究和计算风力的好机会。于是,牛顿便拿着工作用具,独自在暴风中来回奔走。这样的勇气,始终如一地支持着牛顿,他从未想到过退缩。
  
  大风继续吹着,牛顿在风中踉踉跄跄,吃力地测量着。几次沙尘迷了眼睛,风吹走了算纸。最要命的是狂风大作使他不得不经常地暂停工作,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动摇牛顿求知的欲望和取得成果的决心。他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终于求得了正确的数据。他高兴得不得了,急忙跑回家去继续进行研究……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勤奋学习,牛顿为自己的科学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不久,年轻的牛顿终于迎来了成功的曙光。22岁时,牛顿发明了微分学,23岁时发明了积分学,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数不胜数的传记中,牛顿一直都是一个科学巨人,那样神秘,那样遥不可及。他也曾是一个乡间少年,温柔的阳光照耀过他读书的身影,他也曾为了青春岁月的烦恼而忧伤他的成长,也曾经布满了艰辛,也有快乐而寂寥的时光。
  
  不过,一个孩子应该有怎样的未来,常常是很难预料的。可是,如果循着他们的生活脉络,通过许多点滴往事,就会小心翼翼地架构出未来的轮廓。一路走过来的那些人生痕迹,未必清晰,却依稀可辨。
相关文章推荐:
  • 牛顿晚年为何会精神失常?
  • 牛顿读书的故事
  • 牛顿的幽默故事
  • 牛顿在篱笆下读书
  • 牛顿的故事
  • 艾萨克·牛顿简介
  • 牛顿背后的故事,牛顿的故事
  •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 牛顿的名言
  • 牛顿请客的故事
  •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