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历史人物 >

诺贝尔文学奖错失20位大师

时间:2017-06-09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创立以来,迄今已有一百多人获得此奖。世界文坛群星闪烁,评此奖难免挂一漏万,百余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曾错失过20位文学大师,这不能不说是诺奖的遗憾。

  

  被错失的20位文学大师分别是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诃夫、卡夫卡、乔伊斯、昆德拉、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庞德、普鲁斯特、里尔克、高尔基、格里耶、左拉、瓦雷里、劳伦斯、曼杰什坦姆、伍尔夫。以下对他们都做一简介,使更多的朋友能对此有所了解。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易卜生(1828--1906),挪威剧作家、诗人、评论家。生于木才商家庭,当过学徒、编辑、剧院艺术指导,具有强烈的个人精神反叛色彩和神秘主义倾向。他的戏剧抨击时弊,宣传社会改革,塑造了众多个人主义英雄形象,反映了激进的小资产阶段民主意识。开拓了欧洲戏剧发展的新道路,他留下的《玩偶之家》、《人民公敌》等剧本成为世界各国戏剧舞台上的经典作品,他的创作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欧美戏剧产生深远影响,因而被称为“现代戏剧之父”。

  

  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着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

  

  契诃夫(1860--1904),全名叫安东·巴浦洛维奇·契河夫,19世纪末俄国具有世界声誉的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着名剧作家,以短篇小说和莫泊桑齐名,他们和马克·土温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契河夫一生创作了七八百篇短篇小说,还写了一些中篇小说和剧本。作品大多数取材于中等阶层的“小人物”的平凡生活,揭露了反动统治阶级的残暴,抨击了沙皇的专制制度。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变色龙》、《凡卡》(装在套子里的人》、《公务员之死)等。列夫·托尔斯泰也给契诃夫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欧洲着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其最着名的作品有借小动物防备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时刻难以自保的精神状态和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的孤立绝望情绪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小职员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2);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只能坐以待毙的长篇小说《城堡》;借银行职员约瑟夫·K莫明其妙被“捕”,又莫明其妙被杀害的荒诞事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司法制度腐败及其反人民本质的长篇小说《审判》等。

  

  乔伊斯(1882-1941),二十世纪西方最重要,最有影响,也是引发争论最多的小说家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围绕他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息过。推崇他的人把他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最伟大的作家相提并论,反对他的人认为他的创作艰深、晦涩,一味玩文字游戏,可读性差,不能代表现代文学的方向。但是尽管在认识与评价上存在分歧,研究他的队伍和规模却越来越壮大,研究的内容越来越深入,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他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巨大影响,承认了他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他被看作“意识流”小说和一种崭新文体的开创者。他的《尤里西斯》与艾略特的《荒原》一起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品。

  

  米兰·昆德拉,1929年生于捷克,年轻的时候当过工人、爵士乐手,后致力于文学和电影创作,曾担任布拉格影艺学院教授。1968年,苏联占领布拉格以后,他的作品横遭查禁。1975年,他移居法国,由于其日益增高的文学声誉,被法国总统特别授予法国公民权。他潜心于小说创作,多次获得各项国际性文学奖,还曾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1968年前),长篇小说《玩笑》(1968)、《生活在别处》(1973)、《为了告别的聚会》(1976)、《笑忘录》(1976)、《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等。

  

  博尔赫斯(1899--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重要作品有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1923)、《面前的月亮》(1925)、《圣马丁牌练习簿》(1929)、《阴影颂》(1969)、《老虎的金黄》(1972)、《深沉的玫瑰》(1975),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1937)、《小径分岔的花园》(1941)、《阿莱夫》(1949)、《死亡与罗盘》(1951)、《布罗迫埃的报告》(1970)等。还译有卡夫卡、福克纳等人的作品。其作品文体干净利落,文字精炼,构思奇特,结构精巧,小说情节常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展开,荒诞离奇且充满幻想,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他的作品涵盖多个文学范畴,包括:短文、随笔小品、诗、文学评论、翻译文学。其中以拉丁文隽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见长。

  

  纳博科夫,俄罗斯出生的美国小说家、诗人、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文体家。曾被公认的二十世纪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纳博科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一生的创作极其丰富多样,包括了诗歌、剧作、小说、传记、翻译、象棋与昆虫学方面的论文等大量作品,但他主要是以小说闻名于世,如《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透明物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除小说诗歌外,还发表过贬抑果戈里的评论,和4卷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译作和论述。70年代,他的声望达到顶峰,被誉为“当代小说之王”。

相关文章推荐:
  • 百年清华走出了哪些大师?
  • 盘点:80年代以来的“气功大师”(图)
  • 惊:希特勒获39年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提名
  • 世界各地的“超载大师”(图)
  • 诺贝尔背后的故事
  • 数学大师苏步青的故事五则
  • 细数:大师笔下十个名扬世界的美女(图)
  • 喜剧大师卓别林背后的故事:为何离开美国
  • 民国大师上课的开场白
  • 炸药之父诺贝尔的故事
  • 顶一下
    (5)
    83.3%
    踩一下
    (1)
    16.7%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