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

时间:2010-10-12 责任编辑:中华历史故事网 点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永文继位。朱元璋在遗诏中明东陵享殿遗址说朱永文"仁明孝友",这是为史家所认同的。朱永文14岁时,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有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永文尽心伺候,日夜守在身边。朱标去世后,朱永文将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孤独。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永文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生性"仁明孝友"的朱永文,21岁的时候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南京明故宫午门天下,改年号为建文。然而,细心的大臣会发现,新君的脸上并没有君临天下的惊喜,更多的则是愁容。是啊,年轻的皇帝面前有两道难解的题目:一是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氛围;二是如何解决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许太祖朱元璋生前并没有想到,外表仁弱的皇太孙登基伊始就开始着手变革他所开创的大明王朝。
  建文新政洪武年间,经过太祖朱元璋的整治,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吏治较以前大为清明。然而他生性"雄猜好杀",屡次兴起大狱,动辄杀戮,政治气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
  建文帝对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继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改变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秀才朝廷"。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夺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右武的局面。洪武时,南京贡院军事衙门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刘基仅仅得封"诚意伯",而武将得封公侯者甚多,称王者也不少。这种局面下,文官在议论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建文帝有意结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风,大力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宝之时,他自己确定新年号为"建文",与乃祖父"洪武"刚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从中可见建文帝治国方略的改变。他还立即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
  建文帝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兵部尚书齐泰,洪武十七年(1384)应天府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与齐泰同榜。翰林侍讲方孝孺是建文帝身边的主要谋士,幼时就以聪敏机警著称,后师从当代名儒宋濂,诗文为时人所推崇。据说后来成祖入南京继帝位时,怪僧姚广孝怕成祖方孝孺像杀他,为之求情,说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正是因为建文帝所依赖的大臣多为这样的文人,所以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
  这种情况下,文人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再也不用担心像洪武朝那样动辄以一言获罪的情况,因此他们胆量也大了,对朝政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建文帝忠心耿耿,这也是后来大批文臣甘愿为建文帝殉难的原因。
  宽刑省狱。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以刚猛治国,乱世用重典,法外用刑情况严重。他认为:"法严则人知惧,惧则犯者少,故能保全民命。法宽则人慢,慢则犯者众,民命反不能保。"因而,屡兴大狱,杀的人很多;还使用了许多恐怖的刑罚,如抽筋、剥皮、阉割、凌迟等,因此有获罪的大臣跪求"臣罪当诛,谢主隆恩",比较起来,能被砍头也成了幸运的事。
  建文帝在当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太祖用刑过猛,因此登基后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他在做皇太孙时就向祖父请求更定《大明律》。他以《大明律》与历朝法律作比较,认为《大明律》用刑过重,改正了其中量刑较重的部分律法。其父朱标生前曾练习处理国事,以宽大为怀。
  朱标死,太祖也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遗诏命皇太孙朱永文继位。朱元璋在遗诏中明东陵享殿遗址说朱永文"仁明孝友",这是为史家所认同的。朱永文14岁时,他的父亲太子朱标患有重病,身上有个大肉瘤,苦不堪言。朱永文尽心伺候,日夜守在身边。朱标去世后,朱永文将三个年幼的弟弟接到一起,对他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十分周到,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孤独。朱元璋病逝前,脾气异常暴躁,许多人担心因此遭到祸患,朱永文亲自服侍,常常整夜无法入睡,但他也没有一句怨言。生性"仁明孝友"的朱永文,21岁的时候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南京明故宫午门天下,改年号为建文。然而,细心的大臣会发现,新君的脸上并没有君临天下的惊喜,更多的则是愁容。是啊,年轻的皇帝面前有两道难解的题目:一是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氛围;二是如何解决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许太祖朱元璋生前并没有想到,外表仁弱的皇太孙登基伊始就开始着手变革他所开创的大明王朝。
  建文新政洪武年间,经过太祖朱元璋的整治,当时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吏治较以前大为清明。然而他生性"雄猜好杀",屡次兴起大狱,动辄杀戮,政治气氛非常凝重,文武大臣人人自危。
  建文帝对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因此继位伊始,就着手改革,改变了太祖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秀才朝廷"。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夺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右武的局面。洪武时,南京贡院军事衙门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大明律》中明文规定文官不许封公侯,因此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刘基仅仅得封"诚意伯",而武将得封公侯者甚多,称王者也不少。这种局面下,文官在议论朝政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建文帝有意结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风,大力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初登大宝之时,他自己确定新年号为"建文",与乃祖父"洪武"刚好形成鲜明的对照,从中可见建文帝治国方略的改变。他还立即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
  建文帝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兵部尚书齐泰,洪武十七年(1384)应天府乡试第一,次年进士。太常寺卿兼翰林学士黄子澄,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与齐泰同榜。翰林侍讲方孝孺是建文帝身边的主要谋士,幼时就以聪敏机警著称,后师从当代名儒宋濂,诗文为时人所推崇。据说后来成祖入南京继帝位时,怪僧姚广孝怕成祖方孝孺像杀他,为之求情,说杀了方孝孺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正是因为建文帝所依赖的大臣多为这样的文人,所以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

相关文章推荐:
  • 政治名人罕见卖萌老照片
  • 细数毛泽东政治生涯中的四起四落
  • 中共建党以来政治局“常委之最”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简介
  • 十五年来落马的三名政治局委员
  • 暴露林彪集团政治野心的两件事
  • 牛玉儒:一位市委书记的政治遗产
  • 蒋介石搓麻将 玩的也是政治
  • 政治家的名言(中英对照)
  • 军人政治家艾森豪威尔
  • 顶一下
    (1)
    25%
    踩一下
    (3)
    75%
    推荐
    • 朱元璋简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

    • 朱元璋“打老虎”三部曲

      朱元璋在上演法不容情、大义灭亲的同时,也上演了法不容众、大义灭臣。他上任后,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