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page was saved using lishi54 7.1.2.1052 offline browser on 12/03/18 19:43:35.
Address: http://www.lishi54.com/gs/chengyu/list_5_26.html
Title: 成语故事_历史故事的成语_历史成语故事  •  Size: 31119  •  Last Modified: Wed, 21 Nov 2018 14:59:41 GMT
欢迎访问 中华历史故事网www.lishi54.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成语故事 >
  • [成语故事] 退避三舍的含义,退避三舍的故事 日期:2015-05-13 点击:2024 好评:2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

  • [成语故事] 按图索骥的含义,按图索骥的故事 日期:2015-05-13 点击:2070 好评:-4

    孙阳,春秋时秦国人,相传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相马专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马的好坏。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因此人们都把孙阳叫做伯乐。 据说,伯乐把自己丰富的识马经验,编写成一本《相马经》,在书上,他写了各种各样的千里马的特征,并画了不少插图...

  • [成语故事] 重蹈覆辙的含义,重蹈覆辙的故事 日期:2015-05-13 点击:828 好评:4

    东汉初年,外戚专权,使皇帝的权威大大降低。皇帝为了打击外戚的势力,只能依靠身边的宦官。公元159年,汉桓帝与宦官单超等人合谋,将长期专揽朝政的外戚大将军梁冀一伙诛灭。但是,这些宦官和外戚一样,很快发展成政治集团,权力越来越大。他们广树党羽,把持朝政,残...

  • [成语故事] 残杯冷炙的含义,残杯冷炙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8568 好评:-2

    北齐的文学家颜之推,学富五车,他有一部《颜氏家训》流传下来。这本书的内容是以儒家的传统思想作为立身治家之道的。《颜氏家训》中有一处告诫说: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意思是说,不能因为有点称赞,你就去受权贵驱使;不能因为处在...

  • [成语故事] 草菅人命的含义,草菅人命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727 好评:-4

    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以后,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令。他的小儿子胡亥从小就由赵高负责传授历朝的法令,所以胡亥对于用各种刑法杀人非常熟悉。 秦始皇起初是打算把皇位传给大儿子扶苏的,但秦始皇在一次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路上得病死了,赵高就和丞相李斯一起,帮...

  • [成语故事] 草木皆兵的含义,草木皆兵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2333 好评:-4

    东晋时期,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

  • [成语故事]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的含义、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814 好评:0

    传说,有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地游着。突然,城门着了火,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说: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鱼儿都不以为然,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很远,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儿之外,其他鱼都没有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

  • [成语故事] 按兵不动的含义,按兵不动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1578 好评:2

    春秋末期,诸侯争霸,弱肉强食,位于晋国东部的卫国由于国力微弱,长期以来受着强大晋国的压迫,苦不堪言。当时在位的国君是卫灵公,卫灵公不愿长久地处于屈辱的地位,便毅然与晋国同样强大的齐国缔约结盟,从而与晋国断绝了关系。 卫灵公的这种做法让当时晋国的执政者...

  • [成语故事] 举案齐眉的含义,举案齐眉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882 好评:0

    东汉时期,有一位叫梁鸿的年轻人,他的父母早亡,家境贫寒,可他的志向却很高远,他发奋读书,一直读完了太学。 梁鸿从太学院毕业后,并没有求官入士,而是回到家乡,埋头苦读经史,学问更加渊博。家乡一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都钦慕梁鸿的贤德,纷纷托人前来提亲,可都...

  • [成语故事] 道不拾遗的含义,道不拾遗的故事 日期:2015-05-09 点击:1943 好评:2

    商鞅,原名卫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他在秦孝公时任秦国的宰相,因功劳显赫而封赐商地十五邑,故称商鞅。 商鞅年轻时代就喜欢刑名之学(古代研究依法治国、赏罚分明的学问)。他之所以会到秦国去任宰相,完全是出于逃生。那时,他的父亲卫叔痤在魏国当宰相。有一...

  • 首页
  • 上一页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下一页
  • 末页
  • 8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