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今天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课题组经过三年研究,最终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再通过对曹操叔祖父曹鼎古dna的比对,双重验证100%确定曹操家族dna的y染色体snt突变类型为o2*-m268。
韩昇,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此次研究成果系韩昇和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辉领衔的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共同发布。
样本超过1000例
2009年河南省安阳市对外宣称发现曹操墓,此消息一出,即引发社会各界争议。复旦大学人类遗传学实验室宣布,拟用dna技术开展对曹操家族dna研究。要把曹操后人与两千年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dna特性显得尤为重要。从2009年起,复旦大学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人,专家组在全国各地采集了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包括夏侯、操等姓氏男性志愿者的静脉血样本,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与此同时,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韩昇通过对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等各种历史文献的搜集分析,找出曹操后代可能的线索,近三个月时间内,韩昇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做全面梳理研究,并与史书和地方志参照,找到曹氏迁徙的线索。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支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2000年前,这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曹操非曹参后人
在这次曹操家族dna研究中,课题组还用同样的方法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有误。其次,民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避祸改姓而来,经过基因验证,这两个姓氏之间也没有明确的遗传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从夏侯氏抱养的说法也不准确。
此次复旦大学课题组对曹操后代的追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而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也将有助于更多历史谜团的揭开。韩昇表示,从事dna研究是世界上第一次把遗传基因研究精确到家族,并且在没有古人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对后人的研究,推测出古代家族基因。在遗传学和历史学相关的理论、实验试剂,以及研究方法方面都有很多新的突破,对于相关学科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 |
相关文章推荐:
|